兴文
唐方镇名。天祐三年(906)置,治所在兴州(今陕西略阳县)。后废。
唐方镇名。天祐三年(906年)置,治兴州(今陕西略阳县)。后废。
唐方镇名。天祐三年(906)置,治所在兴州(今陕西略阳县)。后废。
唐方镇名。天祐三年(906年)置,治兴州(今陕西略阳县)。后废。
即岭南第一楼。在今广东广州市惠福西路北侧五仙观内大殿后的坡山顶。始建于明洪武七年 (1374)。中悬青铜大钟,铸于明洪武十一年(1378)。因击钟为夜禁信号,故名大禁钟,为广州现存最大的古钟。
在今四川邛崃市城内里仁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6邛州:文君井“在临邛。陆务观诗:落魄西州泥酒杯,酒酣几度上琴台。青鞋自笑无拘束,又向文君井上来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嘉定州:文君井“在邛崃县南二里,郡卓文君
①在今河北省中部, 自博野经肃宁、任丘、雄县,至霸州市东南与永定河相汇入于海。《元史·河渠志一》 “河间河”条:泰定三年(1326)都水监言,“古陈玉带河, 自军司口浚治,至雄州归信县界,以导淀泺积潦
在今新疆于田县北克里雅河东岸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《四夷路程》:“有宁弥故城,一曰达德力城。一曰汗弥国,曰拘弥城。”
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。顾炎武 《昌平山水记》 卷上: 南沙河 “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龙泉寺,合西山诸泉东流为南沙河”。经昌平县沙河镇东南窦各庄,与北沙河合。②在今山东长清县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
南朝梁置,治所在梁泰县 (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清泰村)。隋平陈废。南朝梁置,治梁泰县(今广东鹤山市西北),属高州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鹤山市一带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
即今广西百色市西北汪甸瑶族乡。清属凌云县,有外委戍守。
①北宋置,属环州。在今甘肃环县北。元废。②即今陕西榆林市南归德堡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二》:归德堡“明成化中巡抚余子俊置。城周二里六十七步,门二,为腹里中地,有经制外委分防”。(1)古地名。(1)在今甘
又作弼勒图河。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(库页岛)北部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库页岛之水:“弼勒图河,出图克苏呼山东麓,合三源,径弼勒图噶珊南,东流入海。”
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百足山“在开平县(旧治在今市西北苍城镇)西南三十里。下有二山如龟,西接蚬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