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义府
清嘉庆二年(1797)改南笼府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安龙县。据咸丰《兴义府志》卷首载御制《南笼围解志事诗》注:“改南笼为兴义府,以示彰善之风。”辖境相当今贵州南、北盘江之间地。1913年改置南笼县。
清嘉庆二年(1797年)改南笼府置,治今贵州省安龙县。属贵州省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盘县东南、北盘江之间地。1913年废。
清嘉庆二年(1797)改南笼府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安龙县。据咸丰《兴义府志》卷首载御制《南笼围解志事诗》注:“改南笼为兴义府,以示彰善之风。”辖境相当今贵州南、北盘江之间地。1913年改置南笼县。
清嘉庆二年(1797年)改南笼府置,治今贵州省安龙县。属贵州省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盘县东南、北盘江之间地。1913年废。
元建,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畔东南曼陀山东麓。为喇嘛教寺院。
西汉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南六十里古城镇。东汉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阳高县东南,属代郡。相传初筑城,有仙人游其地,故名。东汉末省。
①在今辽宁铁岭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铁岭卫: 虎头山 “在卫东南百十里”。②在今福建德化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泉州府德化县: 虎头山在 “县西百五十里。有古寨,周围七里余,其中泉石如画,外极
①东晋孝武帝时置,属东江阳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。其后曾迁今江安县西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: “綿水令,何志晋孝武立。” 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绵水县: “当绵水入江之口”,因以为名。南朝梁属泸州。隋大业三
即今辽宁葫芦岛市北沙锅屯乡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锦县图:西北有沙锅屯。产煤。清末开采。
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房山县: 挟河 “出县东南中浣谷,流入涿州界”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103: “挟河在 (房山) 县东南三十里,与涿州良乡交界。发源县之青龙潭东归公村,河亦名
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北七十五里拐磨子满族朝鲜族镇。为通通化县孔道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怀仁县图: 北有拐磨子。
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北嘉荫河滨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3:观都金矿“所管区域有太平沟、都鲁河、木头垛、河烧营、班别夫、大度川、上粮台、桦皮川、沁河口等九处”。
亦名瓠丘、阳狐、阳胡城。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镇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清水又东南径阳壶城东,即垣县之壶丘亭。”即“阳胡城”。
①西汉置,为金城郡治。治所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北古城。一说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北。三国魏废。②隋大业二年(606)改邑次县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今甘肃省永登县。三年(607)属武威郡。六年(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