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克夷门

克夷门

①在今内蒙古乌海市西南。为西夏右厢朝顺军司驻地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四年(1209),攻西夏,“克兀剌海城,俘其太傅西壁氏。进至克夷门,复败夏师,获其将嵬名令公”。

②在今宁夏平罗县西南贺兰山大水沟口。吴广成《西夏书事》卷40载:“克夷为中兴府外卫,两山两峙,中通一径,悬绝不可登。”《元史·太祖纪》 载:成吉思汗灭西夏时,曾由兀剌海城(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南狼山隘口)“进至克夷门,大败夏师,获其将嵬名令公,薄中兴府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路左翼右末旗

   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右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乌嘎塔拉东南。

  • 沙尔池

    当在今青海天峻县境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青海和硕特部北右末旗:“牧地在布喀河源沙尔诺尔之西。”民国许公武《青海志略》:“沙尔池在和硕特北左翼旗东境,当拜王都岭之东麓,周六十余里,东流汇于布喀河。一名善池

  • 新源县

    1946年改巩乃斯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新源县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。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。面积9000平方千米。人口29.7万,其中哈萨克族11.87万。辖5镇、5乡和6农牧场,县人民政府驻新

  • 泰和县

    ①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改西昌县置,属吉州。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三里。大业间属庐陵郡。大业八年 (612) 移治今泰和县西六里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为南平州治,八年 (625) 改太和县,改属

  • 和硕特西右翼后 (後) 旗

    清雍正三年 (1725)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巴参一带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西右翼后旗: “牧地跨柴达木河。东至希昔,南至诺们罕木鲁,西至乌拉斯台,北至柴达木。”

  • 米脂砦

    即今陕西米脂县治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绥德军米脂砦:“本西夏砦。元丰四年收复,为米脂城。后复为砦,隶延州延川县。七年改隶绥德城。元祐四年,给赐夏人。元符元年收复,仍赐旧名。”金正大三年(1226)升为米脂

  • 福海县

    1944年改布伦托海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福海县。以境内布伦托海物产丰盛而得名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、阿尔泰山南坡、乌伦古河下游。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。面积3.65万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

  • 虾蟆陵

    西汉董仲舒的陵墓。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南。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 卷下: “旧说董仲舒墓门,人过皆下马,故谓之下马陵。后语讹为虾蟆陵。” 白居易诗 《琵琶行》 曰: “家在虾蟆陵下住。”即“下马陵”。

  • 笑城

    即宵城。在今湖北天门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景陵县 “京山城” 条下: “又县东六十里有笑城。相传宋将毕再遇与金兵对垒,夜遁,惟系羊击鼓,金兵既觉,欲追之,知已无及,一笑而已,因名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安

  • 照碧堂

    在今河南商丘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7归德府: 照碧堂 “在府旧南城上。宋建南都,作于城上,以临南湖,故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