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川城
北宋元符二年(1099)筑,属秦凤路。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。金大定二十三年(1183),会州城陷于西夏,侨治于此,名新会州。
北宋元符二年(1099年)置,在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。金为新会州治。
北宋元符二年(1099)筑,属秦凤路。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。金大定二十三年(1183),会州城陷于西夏,侨治于此,名新会州。
北宋元符二年(1099年)置,在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。金为新会州治。
在今福建清流县北。明嘉靖《清流县志》卷2:玉华岭“在县北五十里,属永得里。上有玉华西洞,中有石窗、石龛、石观音、石莲花、石狮子之类。宋乾道间始建佛庐于内”。
①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北,与永年、武安交界处。山势耸拔,冈峦起伏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邯郸县有 “紫山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58临洺县引 《隋图经》:“临洺紫山,春夏有气蓊郁。山下有石,石上菖蒲一寸九节。岩间
亦作白卯山。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哈拉哈河支流纳墨尔根河流域一带。杨荣《北征录》:明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北征阿鲁台,至答兰纳木儿河,“宁阳侯陈懋、忠勇王王金忠亦还,奏曰:臣等引兵抵白卯山,咸无所遇”。《
北宋置,属句容县。即今江苏句容县北六十里下蜀镇。明弘治《句容县志》卷1:“下蜀镇在县治北六十里仁信乡,下有巡检司,馆驿税务。今废。”在江苏省句容市北部、便民河两岸,北临长江。面积152平方千米。人口4
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凤阳县:乌云山在“府东南六十里。亦名乌雾山。以山多濛雾也。与定远县接界”。
西汉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。东汉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。属郁林郡。东汉末废。
又名潺亭山、董政山、凤凰山。在今四川盐亭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82盐亭县: 董叔山“在县东九十步, 高 一里, 隔㳽江水, 孤峰绝岛, 峭壁千仞。旧名潺亭山。隋开皇四年,县令董叔封尝游宴此
即今江苏淮安市东北六十三里苏咀镇。《明史·河渠志三》:崇祯二年(1629)“淮安苏家咀、新沟大坝并决,没山、盐、高、泰民田”。即此。
北宋置,属崇信县。即今甘肃崇信县西南七十里赤城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泾州一》 引《平凉府志》:“相传秦始皇田猎至此,筑城驻跸,以土赤故名。”
元至顺二年 (1331) 置孟绢路军民总管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泰国北部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改府,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