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介根

介根

春秋时莒邑。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(紧邻胶州市)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四年(前549),齐崔杼“伐莒,侵介根”。杜注:“介根,莒邑。今城阳黔陬县东北计基城是也。”西汉置计斤县。


古邑名。又名计斤。周时莒国都,春秋末属齐国。在今山东省胶州市西南城子村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四年(前549年):齐“崔杼帅师送之,遂伐莒,侵介根”,即此。西汉置计斤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浮山

    ①亦作大桴山。又名蕲山。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27蕲春县:蕲水“源出东北大浮山,一名蕲山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蕲州:“东北有蕲水,出大浮山。”②一名独浮山。在今湖南临澧县西南,接石门县界。《舆

  • 钟 (鍾) 山

    ①即今内蒙古河套北之阴山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芒干水出塞外,南径钟山,山即阴山,故郎中侯应言于汉曰,阴山东西千余里,单于之苑囿也,自孝武出师攘之于漠北,匈奴失阴山,过之未尝不哭,谓此山也。”②又名金

  • 招州

    辽开泰三年 (1014) 以女直户置,属西北路招讨司。治所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东古城。元张德辉 《纪行》 载和林城之北、吾误竭脑儿西有一辽代小故城,应即招州。辽开泰三年(1014年)以女真户

  • 野水渡

    即野戍渡。在今河南济源市与孟津县之间的黄河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乾元二年 (759),“段秀实帅将士妻子及公私辎重,自野戍渡河待命于河清之南岸。(史) 思明见兵于河清,欲绝 (李) 光弼粮道,光弼军于

  • 捏工川

    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南。一说在贵德县南。《明史·西域传·西番诸卫》: 万历十六年 (1588),“火落赤移驻捏工川,逼近西宁,日蚕食番族”。

  • 独石口

   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,为外长城要隘。口南有独石口城。《清一统志 ·宣化府》: 独石口 “在赤城县东北一百里,府东北三百十里。其南十里为独石城”。在河北省赤城北,为外长城南北的交通要口,形势险要。明初建城,

  • 顺化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舞阳县。在今河南舞阳县境。②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零陵县 “雷石镇” 条下: 顺化镇 “五代时置镇。宋改为顺化县。今废”。

  • 苇河县

    1927年改苇沙河设治局置,属吉林省滨江道。治所在苇沙河(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苇河镇)。以地滨苇沙河而名。1946年并入尚志县。旧县名。1927年由苇沙河设治局升县,并改名,治苇沙河(今黑龙江尚志市东

  • 铜雀台 (臺)

   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北古邺城北城西北隅。东汉末曹操所筑,为邺都三台之一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武帝纪》: 建安十五年(210),“作铜雀台”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“中曰铜雀台,高十丈,有屋百余间……石

  • 雪峰寺

    在今福建南安县北三十二里杨梅山东南麓。宋建。有山门、大雄宝殿等。有洗心泉、缓步径、芭蕉阪、山月楼四景和晴窗晓日、花坞晚霁、薜萝凝烟、北牖凉风、苔阶浥露、山楼夜月、石窦鸣泉、空庭蕉雨八趣。民国间福建省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