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乌拉特前旗

乌拉特前旗

俗称西公旗。清顺治五年(1648)建,属乌兰察布盟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哈业脑包乡哈德门地。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20世纪30年代迁治哈拉盖补隆(今白彦花镇)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58年迁治西山咀镇。


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,南傍黄河,北靠阴山。属巴彦淖尔市。面积7394平方千米。人口33.5万。有蒙古、汉、回、满、朝鲜、达斡尔等民族,其中蒙古族占4%。辖6镇、14乡、3苏木。旗人民政府驻西山嘴镇。乌拉特,蒙古语意为“能工巧匠”,因元宫廷工匠得名。后金天聪七年(1633年)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八世孙鄂木布、图巴和十九世孙色楞三人从呼伦贝尔率乌拉特部迁今地驻牧,清顺治五年(1648年)叙从征功,封爵,设乌拉特前、中、后三旗,本旗为前旗,又称西公旗,隶乌兰察布盟。1949年属盟隶绥远省。1954年绥远省撤销,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58年从乌兰察布盟析出划归巴彦淖尔盟。1960年改属包头市,1961年旗府由扒子补隆迁治西山嘴。1963年复属巴彦淖尔盟。2003年属巴彦淖尔市。地处内蒙古高原中西部。有乌梁素海等湖泊。属中温带干旱气候。野生动物有青羊、盘羊、狍子等。盛产党参、黄芪。畜产牛、马、绵羊、山羊、骆驼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糜黍、胡麻、甜菜、向日葵、马铃薯,为自治区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。矿产有铁、锰、金、云母、石棉、芙蓉石等。工业有卫生香、造纸、电力、化肥、农机修造、印刷、食品加工等厂和采矿业。包兰铁路、110国道经此。古迹有赵、秦、北魏长城遗址,九原郡古城,天德军古城,沃野镇古城遗址,古墓群,德毕斯庙遗址。大桦背、乌梁素海为风景游览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陵乡

    ①古乡聚名。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北岸与青阳、石台二县相接处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庐江郡:“金兰西北有东陵乡。”即以陵阳河与青弋江交会之口为中心的地片,古属东陵地域,汉时以为乡聚。三国吴迁陵阳县治此。

  • 邵雍墓

    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十二里紫荆山南麓。邵雍(1011—1077)字尧夫,谥号康节。祖籍范阳(今河北涿州)人。北宋哲学家。墓冢封土为丘,坐北向南。墓碑上书“宋先儒康节邵夫子墓”。墓南有享堂三间,内外有明代

  • 夹冈水

    一作峡岗水。在今广东新兴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7新州:峡岗水“在州西南。源出锦山,流入东口津合卢江水,北流出肇庆府大江”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峡冈水“在新兴县西。……《县志》:源出锦山大岭脊下,西

  • 符阳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集州置,治所在难江县 (今四川南江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南江县及旺苍县东部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集州。唐天宝初改集州置,治难江县(今四川南江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南江县

  • 云山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奉州置,治所在定廉县(在今四川理县北一百一十里上孟乡)。八年(749)移治天保军(今理县西北米亚罗镇),改为天保郡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奉州置,治定廉县(今四川理县北孟屯沟)

  • 神福港市

    即今湖南醴陵市西三十二里渌水南岸神福港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醴陵县图: 县西有神福港。

  • 利漕渠

    运河名。东汉末由曹操所筑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东汉建安十八年(213),建邺都(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东),为魏公,“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”。此渠自今河北曲周县南,东南至大名县西北、馆陶县西南注

  • 景阳山

    ①三国魏明帝时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部。《三国志· 魏书 · 高堂隆传》 载:“起景阳山于芳林之园。” 《明帝纪》: 景初元年 (237)裴注引 《魏略》 曰: “起土山于芳林园西北陬,使公

  • 寿山艮岳

    即艮岳。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。宋徽宗筑。宋王偁《东都事略》:“政和初作寿山艮岳于禁城之东陬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47:“初名凤凰山,后改寿山艮岳。上为华阳宫,峰峦嶂巘,洲渚池沼,皆以人力为之,穷奇极胜。后

  • 八仙筒

   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东北八仙筒镇。1931年绥东县迁治于此。“八仙筒”,蒙古语意为土平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