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岳

中岳

五岳之一。指今河南登封市北嵩山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嵩高为中岳。”《史记·封禅书》、《汉书·郊祀志》 均谓“中岳嵩高也”。金鹗《求古录·礼说》 指出:中岳之名,历代随帝都而移。尧都平阳(今山西临汾市西南)、舜都蒲阪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)、禹都晋阳(今山西太原市),皆在冀州之城,故并以霍太山(今山西霍州市东)为中岳。殷汤都西亳,在豫州之城,故以嵩高为中岳。周武王都镐(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),在雍州之城,故以吴山为中岳。周东迁以后,复用殷制,仍以嵩高(今嵩山)为中岳。


嵩山的古称。《尔雅·释山》:“嵩高为中岳。”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中岳,嵩高也。”《史记·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嵩山,亦曰太室,亦名曰外方也。在洛州阳城县西北二十三里。”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济北郡

    北魏孝昌三年(527)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肥城县(今山东肥城市北老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肥城、平阴等市县地。北齐废。北魏孝昌三年(527年)置,治肥城县(今山东肥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肥城市、平阴县及东

  • 羌口镇

    清置,属安乡县。在今湖南安乡县西二十二里羌口。

  • 腄县

    又作锤县。秦置,属胶东郡。治所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福山镇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二十八年 (前219),“始皇东行郡县……并渤海以东,过黄、腄”,即此。西汉属东莱郡,东汉废。古县名。又名锤县。秦置,治

  • 万束陂

    在今江苏金坛市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金坛县:万束陂,“《祥符图经》:陂宜稻,顷收万束,因名”。

  • 听松石

   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寺金莲池上。横卧寺内,石长六尺,上镌唐李冰阳篆文“听松”二字。皮日休《惠山听松庵》诗:“松子声声打石床”, 即此。

  • 黑冈

   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二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》: 黑冈 “其土黑色,下有池多鱼,今涸,亦名涸鱼冈。明崇祯九年,河决于此”。其北五里为黑冈口,黄河津渡处。乾隆二十六年 (1761) 河溢于此。

  • 刘公河市

    一名刘公河镇。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北三十三里刘河镇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3《乡镇》:“刘公河市,在州(蕲州故治,今蕲州镇)北九十里。”

  • 石井山

    又作天井山。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:“石井山在府西南四十里。”

  • 永通峡

    即大藤峡。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武宣县:“东南有大藤峡,后名永通峡。”

  • 小鬲山

   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1海州东海县:小鬲山“在县北六十里。田横避汉所居之山也。其山三面绝壁,皆百余仞,惟东南一道略容行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