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即今河北大清河南支潴龙河。沙、滋二水在安国市南汇合后称猪龙河。经安平、博野、蠡县、高阳等县,至安新县入白洋淀,东流为大清河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 猪龙河,“ 《旧志》: 猪龙河在高阳旧城东三里,
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八年 (前632),“晋侯、齐侯盟于敛盂”。杜注: “卫地。”古邑名。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东南。《左传》僖公二十八年(前632年):“晋侯、齐侯盟
西魏恭帝改西宕渠郡置,属新州。治所在涌泉县 (北周改为通井县。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附近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通泉县: “宋于此置西宕渠郡。后魏恭帝移于涌山,改名涌泉郡。” 辖境相当今四川射洪县地。隋
①在今安徽铜陵县东五十里,接繁昌县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2池州: 狮子峰 “在铜陵之贵山,远望有类狮子。远望淮南,皆在极目”。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《元史·伯颜传》: 至元十三年 (1276),“伯颜
即今陕西永寿县城。地当往来冲要。相传唐代宗时,鱼朝恩曾监军于此,故名。在陕西省永寿县南部,封侯沟(东沟)、漠西河(西沟)之间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82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监军,人口1.
即梁榆水,今山西和顺县南梁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和顺县: “榆水在县西。”
即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西北卡斯克连河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4: “哈什柯楞水二源并发而汇,东北流七十余里,又北流百六十里入伊犁河。”
即今山东莱西市东南四十里姜山镇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姜山集 “在莱阳县西南九十里。本朝乾隆三十一 移县丞驻此”。
北宋熙宁五年(1072)改下溪州为会溪城。故址即今湖南古丈县东北会溪坪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筑,为下溪州州城,治今湖南省古丈县东北。元废。
一名槐水。在今河北赞皇、元氏、高邑、赵县、宁晋县境。上源曰槐河,下游曰沙河。下游历代屡有变化,唐代流径赵县南东入洨河,五代又改径高邑东南、柏乡北五里,东注入洨河。今除上源外,早已淤塞。《资治通鉴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