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京

东京

①东汉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),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,故称东京。张衡有《东京赋》。

②北周大象元年(579)以洛阳为东京。隋初罢。大业元年(605)营建洛阳新城(即隋唐故城,今洛阳市),称为东京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诏杨素、杨达、宇文恺“营建东京,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”。五年(609)改为东都。初罢。显庆初复置东都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东京。上元二年(761)罢。

③唐显庆二年(657)以洛阳为东都,一称东京。武后光宅元年(684)改称神都,神龙元年(705)复称东都。

④唐渤海国五京之一。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八连城(半拉城子)。《新唐书·渤海传》:“��貊故地为东京,曰龙原府,亦曰栅城府。”贞元时,钦茂徙都东京。古城遗址尚存。

⑤唐代南诏寻阁劝(808—809)以善阐府(即今云南昆明市)为东京,与其西的阳苴咩城相对而得名。蒙世隆改称上都。

⑥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李存勗即帝位于魏州,改魏州为兴唐府,建号东京。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大街镇。三年(925)改东京为邺都。

⑦五代晋天福三年(938)升汴州为开封府(今河南开封市),建为东京。后汉、后周及北宋皆都此,俗称汴京。金初始正式改为汴京。

⑧契丹天显十三年(938)改南京为东京。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。金天会时改为南京。皇统时又改为东京,有东京留守司。蒙古至元六年(1269)置东京总管府,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东京为辽阳路。


(1)东汉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),因在西汉旧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之东,故称长安为西京,洛阳为东京,又称西汉为西京,东汉为东京。(2)北周大象元年(579年)以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)为东京。隋文帝罢,炀帝又营洛阳为东京,大业五年(609年)改称东都。(3)唐显庆二年(657年)以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)为东都,亦称东京,天宝元年(742年)定称东京。(4)南诏王寻阁劝时(808—809年)以善阐为东京,在今云南省昆明市旧城南门外。(5)五代晋天福三年(938年)迁都汴州(治今河南开封市),改为开封府,建号东京,历汉、周至北宋未改。(6)渤海以龙原府为东京,故址即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。(7)辽会同元年(938年)改南京为东京,故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宜黄场

    五代南唐置,即今江西宜黄县。北宋开宝三年 (970) 升为宜黄县。五代唐置,即今江西省宜黄县。北宋开宝三年(970年)升为县。

  • 半坡山

    在今陕西府谷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》:半坡山“在府谷县西七十里”。

  • 得胜山

    ①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扬州府: 得胜山“在府西北三十里。宋绍兴初,韩世忠败金人于大仪,还军至此,因名”。②在今安徽宿松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宿松县: 得胜山在 “县南四十

  • 西溪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海陵县。即今江苏东台市西南西溪村。《宋史·范仲淹传》:天圣中“监泰州西溪盐税”,即此。②北宋置,属钱塘县。即今浙江杭州市西留下镇。南宋建都临安,拟筑行宫于此,改名留下。③即今福建古田县西北

  • 山西堡

    北宋置,属怀德军萧关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境。后废。

  • 三合山

    在今四川蓬安县西五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8顺庆府:三合山“在蓬州西五十里”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68蓬州:三合山“三峰并起,围环相合,因名”。

  • 石羊湖

    在今湖北云梦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云梦县:石羊湖“在县东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皮宗

    古地名。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面海上,或在今马六甲海峡东部之皮散岛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,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。”

  • 铜壁

   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上》: “坚至铜壁,(张)平尽众拒战,为(邓) 羌所败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 晋升平二年 (358) 胡三省注:“河、汾之间有铜川,其民遇乱,筑铜壁以自守,因曰铜壁。”

  • 慈化市

    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北一百五十 一里慈化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5: 宜春县西北有慈化寺。民国 《宜春县志》 卷11: 慈化 “距城一百二十里。殿宇巍峨,慈化佛场在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