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汊城

三汊城

在今山东陵县东南。《新唐书·李师古传》:“棣州有蛤��盐池,岁产盐数十万斛。……蛤��为纳所据以专利……纳乃筑垒德州南,跨河以守蛤��,谓之三汊。”后王武俊“率兵取蛤��、三汊”。德宗遣使者谕武俊罢兵,“师古亦隳三汊”。


在今山东省陵县东南。唐代棣州有蛤��盐池,岁产盐数十万斛,为李纳所据以专利。纳筑垒德州南,跨河以守蛤,谓之三汊城。《资治通鉴》:贞元八年(792年),纳子李师古袭位,冀帅王武俊引兵“将取蛤��及三汊城,师古遣赵镐将兵拒之,上遣中使谕止之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浩齐特部

    亦作蒿齐忒、好齐特、好陈察罕儿。明、清蒙古部名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五部之一。明中后期属大汗 (亦克罕) 直辖之察哈尔 (察罕儿) 万户,达延汗封授第八子阿尔博罗特台吉统领,后为其长子达赉逊库登汗 (打来

  • 普慈郡

    南朝梁普通中置,属新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乐至县东北三十五里龙门场。北周属普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至、安岳二县及遂宁市部分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北周建德四年(575年)置,治多业县(今四川乐至县东北)

  • 外秦淮河

    指今江苏南京通济门外经中华门、水西门段护城河。自五代杨吴筑金陵府城时,将秦淮河一段圈入城内,并在河水入城口通济门始, 另开河道为城河,将淮水(秦淮河)一分为二,秦淮河始有内外之分。至水西门,内、外秦淮

  • 古漏水

    在今广西宾阳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5宾州:古漏水,“《元和志》云:在岭方县北,自古漏山麓过顶山。咸平二年,知州王举重开浚入古漏,今漕运米咸由此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宾州:“西有古漏山,下有古漏关,

  • 桐君山

    在今浙江桐庐县东北分水江入富春江处北岸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严州: 桐君山 “在桐庐。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,人问其姓,指木示之,因名山曰桐君山”。古称浮玉山、小金山。在浙江省桐庐县城北,富春江与分水江交汇

  • 岔道

   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二十里八达岭镇东北岔道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延庆州:岔道口,“《志》云,自八达岭而北地稍平,五里至岔道。有二路:一自怀来卫保安州历榆河、土木、鸡鸣三驿至宣府为西路;一至延庆州永宁卫、四

  • 亏容甸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中改铁容甸部置,属临安府。治所在亏弓村(今云南红河县东三十四里大黑公)。清嘉庆年间属石屏州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分设上亏容、下亏容两司。下亏容仍治大寨,上亏容治所在其西北(今红河县东十四里牛

  • 汤河

    ①在今河北秦皇岛市西侧。源出抚宁县东北,于秦皇岛市西注入渤海。《清一统志·永平府一》:汤河“源出汤泉寺山,南流经海阳店,又南经秦皇岛入海”。②即今辽宁辽阳县东之汤河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汤河“在辽

  • 昆明州

    北宋置羁縻州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流域。后废。宋置羁靡州。确址不详。疑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。

  • 即肚国

    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卡提阿瓦半岛南端之第乌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:“即肚国,在淡项北。疆域稍大。由淡项水路顺风约二日可到。风俗民情与盎几里诸国略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