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岔河

三岔河

①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三汊河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海州卫:三岔河在“城西七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三汊河“在海城县西六十里,辽河、浑河、太子河合流入海处”。

②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北三岔河。明置三岔河土巡检司。

③古名谷水。今甘肃民勤县境之石羊河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》:谷水“在武威县东,东北流径镇番县,东出边海。亦名武始泽,即今三岔河也……《旧志》,三岔河在凉州卫东北三十里……又北潴为白海”。

④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临洮府狄道县:三岔河“在府西北十里, ……流入洮河”。

⑤指今宁夏银川市西南黄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镇:三岔河“在镇东南黄河西岸,即河流曲折处也。成化中,寇犯韦州还,总兵刘聚邀败之于三岔河”。


(1)乌江南源。在贵州省西部。源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香炉山,东流到黔西县化屋与北源六冲河汇合后称鸭池河。长326千米,流域面积 7264 平方千米。流经石灰岩地区,多溶洞和伏流。落差1398.5米,河谷深切,水力资源丰富。(2)在云南省景洪市区北48千米。为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对外开放部分。这里林密草深,是野象的栖息地,又称西双版纳野象谷;也是热带蝴蝶种类最多的地方,建有国内第一个人工繁殖蝴蝶的实验场。根据野象喜食盐水的习惯,自然保护区长期定时定点投放食盐以招引野象。已开辟20余千米旅游路线,设有观象塔、大树旅馆、森林别墅等设施。为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郦家坪

    在今湖南邵阳县 (塘渡口镇) 东六十六里郦家坪乡。清道光 《宝庆府志》 卷50 《疆里图》: 邵阳县 (今邵阳市) 东南开化都有郦家坪。

  • 蒲阳

    战国魏邑,在今山西隰县。《史记· 魏世家》: 魏景湣王五年 (前238),“秦拔我垣、蒲阳、衍”。《正义》: “在蒲水之北,故曰蒲阳。”古邑名。又作蒲子。战国魏邑,因在蒲水之阳,故名。在今山西省隰县西

  • 余英溪

    东苕溪支流。一名前溪。在今浙江德清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94武康县:余英溪“在县(治今武康镇)西十二里。《山墟名》曰:每春夹岸花开,通夏不歇”。故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武康县:余英溪“源出铜官山,东南流,

  • 舍城县

    隋大业六年 (610) 置,为珠崖郡治。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舍城县: “以舍城水名。” 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崖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2) 为珠崖郡治,乾元元年 (7

  • 清道县

    唐显庆元年 (656) 置,属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天授二年 (691) 属静州。天宝元年(742) 属静州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属静州。后废。

  • 密波汛

    亦作密坡汛。清置,属靖远营。在今四川喜德县东南。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永宁关

    ①宋置,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南七十里延水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6延安府:永宁关“在延川县境,路通绥德。宋置,元废”。②亦名延绥关。北宋置,在今陕西清涧县东七十里。后废。③金改永宁寨置,属石楼县。在今山西石楼

  • 塘口墟

    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塘口镇。民国 《开平县志》 卷4: “南干路由城 (今苍城镇) 南门渡河,绕百立山东麓,转塘口墟至赤磡。”

  • 马冈墟

    ①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马冈镇。明嘉靖十三年(1534)于此设马冈营。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40:恩平县有马冈墟。②即今广东电白县东麻岗镇。明万历《高州府志》卷1:电白县有麻冈圩。

  • 逢亭

    即今贵州罗甸县西逢亭镇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 卷3罗斛州判: “罗悃、床井、沟亭、逢亭、上隆、罗苏、赖石各亭,虽非膏壤,水旱皆可有收。” “逢亭”,又称内逢,系布依语音译,即亭目居住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