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元镇

三元镇

本沙县地,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南三元区。1938年设三元特种区。


(1)在安徽省芜湖县东南部。面积63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蒲塘,人口480。镇以境内兰山北的三元冲而得名。相传此地曾有过三名状元,故名。原属宣城县。1956年分置三元三乡,1961年设三元公社。1971年改属芜湖县。1984年复三元乡,1998年置镇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甘薯、烟叶等。省属九连山茶场驻此。皖赣铁路、芜屯公路经此。(2)在重庆市丰都县西北部。面积72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滩山坝,人口870。原余姓人分别在上元、罗家、滩山坝兴场,故称三元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属仁寿乡。1934年建三元乡,1946年合并乡镇后仍为三元乡。1949年又恢复小乡制。1958年成立三元公社,1984年复建乡。1992年三元、乐家二乡合并置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柑橘、蚕茧。有酿酒、化肥、粮油加工等厂。丰垫公路贯通全境。(3)在四川省三台县东北部。面积72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元,人口 2500。1950年为三元乡,1958年为公社,1984年复为乡,1989年置镇。1992年芦桥乡并入。矿产有石油。有缫丝、机砖、面粉、地毯、预制件等厂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。唐巴公路经此。(4)在贵州省龙里县东部、水桥河(三元河)中游、营顶观北麓。面积63平方千米。人口9650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元村,人口2560。清初修建三元河大石桥,三次始成,故称“三元”。1953年建三元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镇。产油菜籽、烤烟。湘黔、黔桂两铁路并行经此。公路通贵鲇公路。(5)在陕西省镇巴县西南部。面积282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道角,人口1010。清初民居尹家河三个圆坝处,称三元坝。1949年设三元坝乡,1961年改公社。1984年设三元乡,1985年置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及生漆、油桐、核桃。矿产有煤、石膏。有公路通西万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岩山

    在今福建永春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永春县:陈岩山“在县西二十六里。中峰尖耸,东西二峰屹立,谓之二台。有瀑布泉,飞落数百丈。昔有萧姓者开路于山左,通龙岩、尤溪二县。凭虚架石,下瞷深涧,过者股慄”。

  • 上疁村

    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北四十三里上辽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通元年(860)五月,东路军破裘甫将领“孙马骑于上疁村”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宁海市西北。唐咸通元年(860年),裘甫起义军被王式部所攻,一部分退守于此

  • 十香园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南江南大道中隔山村怀德大街。为晚清著名画家居廉、居巢的故居。园中种有素馨、茉莉等十种香花及各种草木,供写生之用,故名“十香园”。

  • 拱辰山

    又作北辰山。在今贵州黄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余庆县: 拱辰山在 “县南百五十里。以山势北向而名”。

  • 大阜

    在今山东临清市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临清州:大阜“盘踞百余亩,下视林莽数十仞,岿然为城北主山”。

  • 谢庄

    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,滏阳新河北谢家庄。清为谢家庄堡。

  • 山阳渎

    古运河名。自今江苏淮安市北通淮河,东南流经射阳湖,南至江都县东,西折经扬州市南入长江。一说即大业初所开邗沟。《隋书·高祖纪》:开皇七年(587),“于扬州开山阳渎,以通运漕”。因北起山阳县(今江苏淮安

  • 蚂蜒河

    亦名烧锅甸子。即今黑龙江省延寿县 (延寿镇)。因濒蚂蜒河得名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卷25: 宾州厅 “分防巡检署在玛蜒河,亦曰烧锅甸子。光绪六年建”。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置长寿县。

  • 黄墓渡

    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二》: “黄盖墓,在繁昌县西南四十里。有渡曰黄墓渡。”

  • 阎良镇

    即阎梁镇。今为陕西西安市东北阎良区阎良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