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龙骧虎步

龙骧虎步

龙:龙马,即骏马。骧:马昂头。象骏马高昂着头,象猛虎迈着矫健的步子,形容威武雄壮。东汉末,何进欲招四方猛将进京,诛杀宦官。陈琳(事迹见前“掩目扑雀”条)进谏说:“如今将军您掌握朝廷和军政大权,威武雄壮,气度不凡,只要相机行事,对付他们无异于用熊熊燃烧的火炉去烧细小的毛发。现在应当施展您的威力,做事当机立断,上合天意,下顺人心,反而征召四方将领入京,大兵到来,必然强者为雄,好比是倒拿着武器,把柄交给别人,这样做不但不会成功,只会招致祸乱。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陈琳传》卷21第600页:“进欲诛诸宦官,太后不听,进乃召四方猛将,并使引兵向京城,欲以劫恐太后。琳谏进曰:‘……今将军总皇威,握兵要,龙骧虎步,高下在心,以此行事,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·徐陵《陈公九锡文》:“公龙骧虎步,啸吒风云,山靡坚城,野无强阵,清妖氛于灨石,灭沴气于雩都,此又公之功也。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38回:“龙骧虎视安乾坤,万古千秋名不朽!”


并列 骧,昂首,抬头。像龙马昂首,像猛虎迈步。比喻威武雄壮的气势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琳传》:“今将军总皇威,握兵要,~,高下在心;以此行事,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人的气势方面。→龙骧虎视 威风凛凛 ↔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


【词语龙骧虎步】  成语:龙骧虎步汉语词典:龙骧虎步

猜你喜欢

  • 师旷清耳

    《吕氏春秋.长见》:“晋平公铸为大钟,使工听之,皆以为调矣。师旷曰不调,请更铸之。平公曰:‘工皆以为调矣。’师旷曰:‘后世有知音者,将知钟之不调矣。臣窃为君耻之!’”师旷,字子野,史书无传,春秋晋国著

  • 法不阿贵

    《韩非子.有度》:“法不阿贵,绳不挠曲。法之所加,智者弗能辞,勇者弗敢争,刑过不避大臣,赏善不遗匹夫。”原指法律不逢迎迁就权贵,准绳不屈就变曲之物,法律面前一视同仁。后以“法不阿贵”形容秉公执法,不偏

  • 照车

    同“照乘珠”。南朝 宋谢庄《孝武宣贵妃诔》:“照车去魏,联城辞赵。”【词语照车】   汉语大词典:照车

  • 我辈钟情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伤逝》:“王戎丧儿万子,山简往省之,王悲不自胜。简曰:‘孩抱中物,何至于此!’王曰:‘圣人忘情,最下不及情,情之所钟,正在我辈。’简服其言,更为之恸。”后因以“我辈钟情”称扬

  • 鲁国灵光

    同“鲁灵光殿”。张焘《为燕孙题先世遗墨》诗:“鲁国 灵光吉光羽,謦欬恍惚亲先民。”

  • 鞭楚平

    同“鞭尸”。楚平,即楚平王。明郑若庸《玉玦记.交兵》:“迁商鼎,鞭楚平,城鄢郢,除凶雪耻功全盛。”

  • 七叶贵

    《汉书.金日磾传赞》:“金日磾夷狄亡国,羁虏汉庭,而以笃敬寤主,忠信自著,勒功上将,传国后嗣,世名忠孝,七世内侍,何其盛也!”汉朝外族人金日磾(音mìdī),在汉武帝朝历任高官要职,他很会处事,能得到

  • 东路角巾

    同“角巾东路”。宋王安石《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》诗:“东路角巾非故约,西州华屋漫修椽。”【词语东路角巾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路角巾

  • 代斫

    源见“代匠”。谓代替别人去做自己难以胜任的事情。多用作自谦之词。唐李夷简《西亭暇日书怀十二韵献上相公》:“代斫岂容易,守成获优游。文翁旧学校,子产昔田畴。”【词语代斫】   汉语大词典:代斫

  • 徒不上墓

    旧指新受刑罚的囚徒,不上墓祠祀,宋李昉《太平御览.刑法部.徒》:“《风俗通》曰:徒不上墓说,新遭刑罚原解者,不可以上墓祠祀,令人死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