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载:三国时,关羽为曹操俘获。羽虽降曹,心念旧主,听说刘备在河北,即离曹而去,一路上闯过五关,斩杀六员曹将,终在古城与刘备会合。后因以“过五关,斩六将”比喻历经险阻困难或战胜险阻困难的经历。
伊威:也写作“蛜蝛”,生于阴暗潮湿处的小虫,今名地鳖虫。蟏蛸( ㄒㄧㄠ ㄕㄠ xiāo shāo ):一种长脚小蜘蛛。 室内尽是地鳖虫,门上结满蜘蛛网。 形容家园荒芜的景象。语出《诗.豳风.东山
同“鵷鹭班”。元白朴《梧桐雨》楔子:“调和鼎鼐理阴阳,位列鵷班坐省堂。”【词语鵷班】 汉语大词典:鵷班
《礼记.儒行》:“丘少居鲁,衣逢掖之衣,长居宋,冠章甫之冠。”章甫,殷时冠名,即缁布冠。因孔子曾冠章甫冠。后遂用为咏儒生之典。唐.权德舆《奉和张仆射朝天行》:“自古全才贵文武,懦夫只解冠章甫。”
同“一箭下聊城”。唐吴融《简州归降贺京兆公》诗:“云间堕箭飞书去,风里擎竿露布来。”
见“噬脐”条。主谓 用嘴咬肚脐,怎么够得着呢?意谓后悔已晚,无法挽回。语本《左传· 庄公六年》:“若不早图,后君噬齐(脐),其及图之乎?”《隋书·李密传》:“但今英雄竞起,实恐他人我先,一朝失之,~!
原意是小心谨慎,后则泛指提心吊胆,恐惧万分。也省作“战兢”。古时有首批评周幽王的诗,作诗的人对当时国势深为不安,认为当时形势如同人面临深渊和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一样,随时都有失足的危险,使人心惊胆颤。【出
同“向若而叹”。宋辛弃疾《哨遍.秋水观》词:“渺沧溟,望洋东视,逡巡向若惊叹,谓我非逢子。大方达观之家,未免长见,犹然笑耳。”
源见“九关虎豹”。本指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。借指宫阙,朝廷。宋陆游《言怀》诗:“孰云九关远,精意当彻闻。”【词语九关】 汉语大词典:九关
同“融融洩洩”。唐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俄而祥风庆云,融融怡怡,幢节玲珑,《箫韶》以随。”【词语融融怡怡】 成语:融融怡怡汉语大词典:融融怡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