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鱼贯而入

鱼贯而入

原为“鱼贯而进”。象游鱼似的一个接一个地前进或进入。邓艾(197-264年),字士载,义阳棘阳(今河南新野东北)人。初为司马懿掾属,建议在两淮屯田,广开漕渠。后为镇西将军,与蜀将姜维相拒。公元263年,与钟会分兵灭蜀。后钟会诬他谋反,被杀。魏主曹奂景元四年(263年),邓艾与钟会受命分道伐蜀。姜维退守剑阁,钟会攻之不克。邓艾率兵偷渡阴平,直插蜀汉心脏。行军途中,山高谷深,道路崎岖艰险,以致于架桥凿山,开路前行。邓艾常用毯子裹身,由山上滚下。士兵则手攀树木,沿着山崖,象鱼似的一个挨一个前进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邓艾传》卷28第779页:“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,凿山通道,造作桥阁……艾以毯自裹,推转而下。将士皆攀木缘崖,鱼贯而进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春科》:“左右,举子入试者,用意搜检,以防怀挟。着他鱼贯而进。”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十七回:“众才女除卞、孟两家姊妹在后,其余都是按名鱼贯而入。”


偏正 如鱼头尾相接般连续进入。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唐太宗在高高的门楼上看到一个个士子~,毕恭毕敬地‘投考’,高兴得笑道:‘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!’”△用于形容单行列队而入。→鱼贯而行←→鱼贯而出 一拥而上 一哄而起


【词语鱼贯而入】  成语:鱼贯而入汉语词典:鱼贯而入

猜你喜欢

  • 悬首吴阙

    同“悬门抉目”。明梁辰鱼《浣纱记.允降》:“誓当悬首吴阙,以谢先灵。”述补 即“悬门抉目”。明·梁辰鱼《统纱记·允降》:“誓当~,以谢先灵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烈士殉国方面。【词语悬首吴阙】  成语:悬首

  • 锦囊佳句

    锦囊:用锦作成的袋子,古人多用以收藏诗文或文件。指优秀的诗篇。又作“古锦囊”、“古锦诗囊”“锦囊诗句”。出自唐李贺之事迹。李贺(790-816年)字长吉,河南福昌(今河南宜阳人)。唐代著名诗人。据史书

  • 坐无毡

    《晋书.吴隐之传》:“寻拜度支尚书、太常,以竹篷为屏风,坐无毡席。”晋.吴隐之字处默,鄄城人,虽身居高官,却坚守清操,极为清廉简朴,常用竹篷当屏风,坐下常无毡席。后用为咏廉吏贫素之典。唐.杜甫《戏简郑

  • 破甑不顾

    原作“荷甑坠地,不顾而去”。甑(zèng),古代蒸食用炊具,类似蒸锅。破甑不顾,比喻事情已经发生,惋息也无济于事,引申为形容通达事理。郭泰(128-169年),字林宗,太原介休(今山西介休县)人,桓、

  • 一斗博凉州

    同“一斗得凉州”。元周权《蒲萄酒》诗:“纵教典却鹔鹴裘,不将一斗博凉州。”

  • 避丸

    《左传.宣公二年》:“晋灵公不君,厚敛以雕墙;从台上弹人,而观辟丸也。”辟,同“避”。后以“避丸”为暴君虐民取乐之典。唐李峤《弹》诗:“避丸深可诮,求炙遂难忘。”【词语避丸】   汉语大词典:避丸

  • 螗斧

    同“螳斧”。宋梅尧臣《秋日咏蝉》诗:“虚腹曾何竟,常忧螗斧侵。”

  • 教外别传

    佛家语。禅宗不立文字,不以经卷为教,而重在直指人心,使人见性成佛,称“教外别传”。《悟性论》: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,教外别传,不立文字。”

  • 一叶秋

    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:“见一叶落,而知岁之将暮;睹瓶中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。”“一叶秋”,意思是说见一叶黄落而察知秋天到来,一年将尽。故后常用以表示秋令之词。唐.杜甫《八哀诗.故司徒李公光弼》:“青蝇纷营

  • 蛮睫螳轮

    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、“蚊睫”、“螳臂当车”。比喻幺麽小丑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四:“国初奠定区宇,所刬除诸逆寇,皆尝窃大号,铸钱文……蛮睫螳轮,竟非全无大志者。”【词语蛮睫螳轮】  成语:蛮睫螳轮汉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