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〔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〕。
源见“黍离愁”。谓盛世不再,令人感伤。清方文《题阎牛叟眷西堂》诗:“堂以‘眷西’名,宁惟念所生。榛苓长入梦,禾黍最伤情。”
《抱朴子.明本》:“然物以少者为贵,多者为贱”。稀:同希。“物以稀为贵”,意谓某种东西特别稀少,不易得到,人们便往往益加珍贵。鲁迅《藤野先生》:“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。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,便用红头绳系住
《左传.定公三年》:“蔡昭侯为两佩与两裘以如楚,献一佩一裘于昭王。昭王服之,以享蔡侯。蔡侯亦服其一。子常欲之,弗与。三年止之。”春秋时,蔡国国君昭侯到楚国访问,献给楚昭王一件皮袄和一块玉佩,他本人还有
同“橘化为枳”。严复《原强》:“此中大半,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,而自吾人行之,则淮橘为枳,若存若亡,不能收其实效者,则又何也?”主谓 比喻事物由于环境的变迁而改变性质。语本《周礼·考工记序》:“橘逾淮而
源见“洞庭张乐”。指盛大而神妙的乐曲或优美的诗篇。唐韩愈《孟生诗》:“作诗三百首,窅默《咸池》音。”
源见“三缄其口”。谓慎言之戒。唐韩翃《同中书刘舍人题青龙上房》诗:“笑说金人偈,闲听宝月诗。”【词语金人偈】 汉语大词典:金人偈
宋《宣和书谱.张旭》:“张旭喜酒,叫呼狂走方落笔。一日酣醉,以发濡墨作大字,既醒视之,自以为神,不可复得。”后以“浸发”用为形容浪漫得神之作。唐.李贺《听颖师弹琴歌》:“谁看挟剑赴长桥?谁看浸发题春竹
源见“陆凯传情”。表示朋友的问候和思念之情。亦指梅花开放的春讯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叙传》:“纵得一枝梅信,还隔着楚水巫山。”
源见“利锥”。喻愚钝。宋王禹偁《谪居感事》诗:“自此韬馀刃,终当学钝槌。”【词语钝槌】 汉语大词典:钝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