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饮鸩止渴

饮鸩止渴

鸩,毒酒。饮鸩止渴,比喻明知后果有害,但仍贪图一时之急需,而不顾留下后来的大患。霍谓字叔智,魏郡邺(今河北临漳)人。十五岁时,他的舅父宋光以私自删削诏书条文而被捕入洛阳诏狱,受尽酷刑。为了替舅父辩诬,霍谓给当时担任大将军的梁商写了一封信,信中说:“我的舅父出身仕宦世家,仕途一直比较顺利,行为没有犯过任何错误,品行上也没有任何污点。无故删改诏书条文,他图的是什么,即使对诏书中一些内容不理解,又怎能会冒死罪的危险而去犯法呢!比如肚子饿了吃附子,喉咙渴了喝鸩酒,谁都知道这是断断不可干的事。他怎么能做呢?”梁商看了他的信后,对他的才华和志气很是欣赏,即将宋光免罪释放,霍谓也因此而显名天下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48第1616页《霍谓传》“(宋)光衣冠子孙,径路平易,位极州郡,日望征辟,亦无瑕秽纤介之累,无故刊定诏书,欲以何名?就有所疑,当求其便安,岂有触冒死祸,以解细微?譬犹疗饥于附子,止渴于酖毒,未入肠胃,已绝咽喉,岂可为哉?”

【例句】:

西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嘉遁》:“咀漏脯以充饥,酣鸩酒以止渴。”


并列 鸩:浸过鸩鸟羽毛的毒酒。喝毒酒解渴。比喻只图解决眼前困难而不顾后果。语本《后汉书·霍谞传》:“譬犹疗饥于附子,止渴于鸩毒,未入肠胃,已绝咽喉。”巴金《谈〈憩园〉》:“年纪大一点的轿夫多数抽大烟,因为他们的体力不够,不得不用这种兴奋剂来刺激,明知这是~,但是也无其它办法。”※鸩,不读作jiū。△贬义。用于形容以有害的办法来解决困难。→剜肉补疮 挖肉补疮。也作“饮鸩解渴”、“止渴饮鸩”。


解释鸩:传说中的一种毒鸟。喝用鸩鸟的羽毛泡的毒酒来解渴。比喻只图解决目前的困难,不顾后患。

出处后汉书·霍谞传》:“譬犹疗饥于附子,止渴于鸩毒,未入肠胃,已绝咽喉。”

霍谞是东汉时期魏郡人,年纪轻轻就显示出才气,被推举为明经。不久,有人在大将军梁商面前诬告霍谞的舅舅宋光,说他胡乱改变法律条文,宋光因此被囚禁在洛阳的监狱中,遭到严刑拷打。霍谞当时年仅十五岁,便上疏给梁商说:“宋光是官宦子弟,遵规守矩,没有非分之想。他在州郡中地位最高,每日都盼望着被朝廷征召,并没有丝毫瑕疵缺点,他怎么会无故删改诏书呢?即使他对诏书中的条目有所疑问,也会寻找一种安全便利的办法,怎会去冒这种杀头的危险呢?私自删改诏书条目,就像用附子充饥,用毒酒止渴。还没有进入肠胃,才到咽喉就已经绝命,他怎么会这样做呢?希望将军留意、明察,则宋光幸甚、天下幸甚。梁商看了奏疏,认为霍谞才志很高,当即为他上奏赦免了宋光的罪过,霍谞也因此名扬天下。

近义剜肉医疮

例句

他明知借高利贷还债是饮鸩止渴,可眼下也不得不这样做了。


【词语饮鸩止渴】  成语:饮鸩止渴汉语词典:饮鸩止渴

猜你喜欢

  • 遵养待时

    同“遵养时晦”。北魏 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.永宁寺》:“害卿兄弟,独夫介立,遵养待时,臣节讵久。”范祥雍校注:“此言尔朱荣待有时机,即欲篡夺。”见“遵养时晦”。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永宁寺》:“~,

  • 龙血玄黄

    《易.坤》:“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。”高亨注:“玄黄亦可读泫潢,血流甚多之貌。”后以“龙血玄黄”喻战争激烈,血流成河。周素园《贵州民党痛史》三篇十七章:“当是时,龙血玄黄,战争方始,革命工作,热烈进行。

  • 家四壁

    同“家徒四壁”。宋苏轼《陈伯比和回字复次韵》:“诗书好在家四壁,蒲柳蓊然城一隈。”宋陆游《斋中杂兴》诗之七:“衰残口两齿,困厄家四壁。”

  • 分杯羹

    同“分我杯羹”。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五书》:“其始壮夫动其食指,其后老稚亦分杯羹。”

  • 著鞭

    源见“祖鞭先著”。谓着手进行,开始去做。后多以勉励人努力进取。唐韩翃《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》:“时辈已争先,吾兄未著鞭。”宋陆游《书事》诗之三:“功名在子何殊我,惟恨无人快著鞭。”【词语著鞭】   

  • 珠回合浦

    同“合浦珠还”。明 王錂《春芜记.闺语》:“看珠回合浦还重并,更得一枝梅信。”

  • 湘陵妃子

    同“湘妃”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一本三折:“似湘陵妃子,斜倚舜庙朱扉。”【词语湘陵妃子】  成语:湘陵妃子汉语大词典:湘陵妃子

  • 东阁招贤

    公孙弘(前200-前121)西汉菑(zī资)川薛(今山东滕县南)人。年青时担任狱吏,40多岁才开始研读《春秋公羊传》。60岁时,被汉武帝招为博士。元朔年间被武帝任命为丞相,封平津侯。当时汉武帝正想建功

  • 侩牛自隐

    《后汉书.逸民传.逢萌传》:“初,萌与同郡徐房、平原李子云、王君公相友善,并晓阴阳,怀德秽行。房与子云养徒各千人,君公遭乱独不去,侩牛自隐。时人谓之论曰:‘避世墙东王君公。’”侩,俗称经纪人。王君公遭

  • 青蒲裹画轮

    源见“安车软轮”。谓被朝廷征聘。金元好问《贾漕东城中隐堂》诗:“明年恰入飞熊运,共看青蒲裹画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