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:束身自修见“束身自修”。梁启超《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》:“宋贤大扬其波,基础益定,凡缙绅士流~者,莫不兢兢焉。”【词语束身自好】 成语:束身自好汉语大词典:束身自好
《史记.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高帝悉去秦苛仪法,为简易。群臣饮酒争功,醉或妄呼,拔剑击柱,高帝患之。”后以“拔剑论功”指君臣礼仪缺失。金元好问《读纪信传》诗:“当时拔剑论功者,矢口何人说纪生。”明郎瑛《
《书.舜典》:“明四目,达四聪。”孔传:“广视听于四方,使天下无壅塞。”后以“明目达聪”谓体察民情,听取民声。唐陆贽《冬至大礼大赦制》:“夫明目达聪,务广闻见。”并列 聪,听觉灵敏。眼睛明亮,耳朵灵敏
同“隐鳞藏彩”。三国 魏曹植《矫志》诗:“仁虎匿爪,神龙隐鳞。”《文选.任昉〈为萧扬州荐士表〉》:“犹惧隐鳞卜祝,藏器屠保。”张铣注:“隐鳞,谓君子如龙之隐也。”【词语隐鳞】 汉语大词典:隐鳞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顾悦与简文同年,而发蚤白。简文曰:‘卿何以先白?’对曰:‘蒲柳之姿,望秋而落;松柏之质,经霜弥茂。’”蒲柳,即水杨,迎秋早凋,后因用“蒲柳姿”为体质衰弱或未老先衰的
同“河阳一县花”。宋欧阳修《和应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广爱寺阁寄梅圣俞》:“纵使河阳花满县,应须留滞感潘毛。”
人生不过百年,却往往忧虑千年以后的事情。 表示人常常枉费心力于自己力所不及的身后之事。语出《文选.古诗十九首》:“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?”元.无名氏《连环计》一折:“〔杨彪
唐李景亮《人虎传》载:传说古时李征辞官,在旅途失踪变虎。其好友李俨出使岭南,路遇李征所变之虎。两人叙旧,李俨对李征说:“我向以兄事故人,愿展拜礼。”后因称比自己年长的好友为“虎兄”。明汤显祖《恸世》诗
源见“石崇斗奢”。喻指罕见的珍贵之物。元张可久《湘妃怨.云林隐居》曲:“辨汲冢数十车简书,笑齐奴三四尺珊瑚。”
《后汉书.许劭传》:“劭尝到颍川,多长者之游,唯不候陈寔。又陈蕃丧妻还葬,乡人毕至,而劭独不往。或问其故,劭曰:‘太丘道广,广则难周;仲举性峻,峻则少通。故不造也。’”东汉许劭遍访名士,却不拜访德高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