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金印如斗

金印如斗

世说新语.尤悔》:“王大将军起事(王敦叛晋作乱),丞相兄弟诣阙谢(丞相,指王导),周侯(周?)深忧。诸王始入,甚有忧色,丞相呼周侯曰:‘百口委卿。’周直过不应。既入,苦相存活(指在皇帝面前竭力保救王导等)。既释,周大悦,饮酒。及出,诸王故在门,周曰:‘今年杀诸贼奴,当取金印如斗大,系肘后。’”又见《晋书.周?传》。

王敦起兵造反后,司空王导率王氏兄弟诣阙谢罪,在朝门外见到周?,请求在御前保救。实际上,周?不仅心已应承,而且竭力营救,得到了皇帝恩准。但因入朝时既未言语,出朝时又说了一句官腔大话,这可能是为避耳目之故,但却造成了王导的误解,以为不救。后王敦拟用周?,问王导,导竟不言,周终被杀害。后因以“金印如斗”为咏得高官荣显之典。

南史.宗悫传》:“我年六十,得一州如斗大,不能复与典签共论之。”宋.辛弃疾《西江月.为范伯南寿》词:“留君一醉意如何?金印明年斗大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周(��) 曰:‘今年杀诸贼奴, 当取金印如斗大, 系肘后。’”《晋书·周��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周��曾说:“今年要杀掉那些逆贱,定取斗大的金印系在肘后。”古代武将带印,多系在肘后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官位显赫; 也借指高官、将帅。

【典形】 大印如斗、斗印、黄金斗大、黄金如斗、金佩肘、金印斗大、金印如斗、印佩黄金斗、印如斗大、肘后印、肘后印如斗、金印如斗大、黄金肘后随。

【示例】

〔大印如斗〕 宋·曾巩《戏书》:“黄金满籝要心计, 大印如斗为身雠。”

〔斗印〕 元·白朴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:“羡指麾貔虎,斗印腰悬。”

〔黄金斗大〕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黄金斗大,肘间悬龟纹绶花。”

〔黄金如斗〕唐·高适《行路难》:

“黄金如斗不敢惜,片言如山莫弃捐。”

〔金佩肘〕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:“貂插首,玉垂腰,金佩肘。”

〔金印如斗〕 唐·王维《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》:“紫绶曳地,金印如斗。列居东第,位为通侯。”

〔印佩黄金斗〕 宋·方岳《满江红·九日冶城楼》:“故国山围青玉案,何人印佩黄金斗?”

〔印如斗大〕 宋·陆游《纵笔》:“印如斗大宁常保,剑拄颐长只自劳。”

〔肘后印〕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:“肘后印嫌金带重,掌中珠怕玉盘轻。”


【词语金印如斗】  成语:金印如斗汉语词典:金印如斗

猜你喜欢

  • 昆奴

    同“昆仑”。清钮琇《觚賸.姜楚兰》:“愿假昆奴,速完邛遇。”【词语昆奴】   汉语大词典:昆奴

  • 燕昭筑台

    战国时燕昭王筑台招贤士的故事。后以此比喻以礼接纳人才。《史记.燕召公世家》:“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,谓郭隗曰:‘齐因孤之国乱,而袭破燕。孤极知燕小力少,不足以报。然诚得贤士以共国,以

  • 张仪诈割地

    指张仪欺骗楚怀王,只要楚(都郢,今湖北江陵西北)、齐(都临淄,今山东淄博东北)绝交,秦(迁都咸阳,今陕西咸阳东北)可割地通婚。后以此典比喻用权谋机诈欺骗对方。战国时,秦国想要攻打齐国,当时齐、楚两国合

  • 飔段

    北齐.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音辞》:“梁世有一侯,尝对元帝饮谑,自陈‘痴钝’,乃成‘飔段’。元帝答之云:‘飔异凉风,段非干木。’”飔,凉风。干木,即段干木,为战国魏之贤士。梁朝时,有一个官僚曾与梁元帝饮酒

  • 刘宽蒲鞭

    源见“蒲鞭”。指良吏施政有方,刑宽政仁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郭伋竹马,刘宽蒲鞭。”

  • 逑匹

    源见“关雎”。指配偶。康有为《大同书》庚部七章:“居得公室,逑匹同居。”【词语逑匹】   汉语大词典:逑匹

  • 丁公藤

    唐.李延寿撰《南史.解叔谦传》:“解叔谦者楚梁,雁门人也。母有疾,叔谦夜于庭中嵇颡祈福,闻空中语云:‘此病得丁公藤为酒便差(差,同瘥,音chài,病愈)。’即访医及《本草注》(此指当时记载中草药的书籍

  • 百年偕老

    源见“百年之好”。谓夫妻共同生活到老。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七:“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,谁指望是他没下梢。”偏正 夫妻共同生活,白头到老。宋·洪迈《夷坚甲志·陆氏负约》:“郑尝于枕席间语陆氏曰:‘

  • 躯不赀

    躯:身体,指生命。不赀(zī资):不可计算估量。躯不赀:即“不赀之躯”的倒文,意为十分宝贵的生命。语出自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。西汉大臣盖宽饶在汉宣帝朝任司隶校尉(负责监察举报首都长安及附近地区各级官吏的

  • 一蟹不如一蟹

    旧题宋苏轼《艾子杂说》:“艾子行于海上,见一物圆而褊,且多足,问居人曰:‘此何物也?’曰:‘蝤蛑也。’既又见一物,圆褊多足,问居人曰:‘此何物也?’曰:‘螃蟹也。’又于后得一物,状貌皆若前所见而极小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