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越石笳

越石笳

晋书.刘琨传》:“刘琨字越石,中山魏昌(中山,本是战国时小国名,被魏所灭,汉又置中山国,地在今河北省定县,魏昌县故城在今无极县东北)人,汉中山靖王胜之后也。”

“(琨)在晋阳(注:永嘉元年,为并州刺史,加振威将军,领匈奴中郎将。晋阳,地在今山西太原市)尝为胡骑所围数重,城中窘迫无计,琨乘月登楼清啸,贼闻之,皆凄然长叹。中夜奏胡笳,贼又流涕歔欷,有怀土之切。向晓复吹之,贼并弃围而走。”(说明:此与本书所收“登楼啸”同为一事,因诗词中用时用法不同,故再出。)

晋时爱国将领刘琨,被胡骑围困,他吹奏胡笳,以动胡人思乡之情,晋阳之围遂解去。后因以“越石笳”用为爱国主义机智退敌的典故。

明.顾炎武《又酬傅处士次韵》诗:“清切频吹越石笳,穷愁尤驾阮生车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螳臂当辙

    同“螳臂当车”。明 蒋一葵《长安客话.斗促织》:“螳臂当辙横,怒蛙致凭轼。”见“螳臂当车”。明·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斗促织》:“~,怒蛙致凭轼。”【词语螳臂当辙】  成语:螳臂当辙汉语大词典:螳臂当辙

  • 阋墙

    《诗经.小雅.棠棣》:“兄弟阋(阋,音xì,争吵)手墙,外御其务(侮)。”这两句诗意是:虽然兄弟之间在家不免互相争吵,但总还是内部矛盾,而一旦遇到了外人的欺侮,就要共同抵御。后因以“阋墙”指兄弟争斗不

  • 一饮一啄

    《庄子.养生主》:“泽雉十步一啄,百步一饮,不蕲畜乎樊中。”成玄英疏:“饮啄自在,放旷逍遥,岂欲入樊笼而求服养?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,唯适情于林籁,岂企羡于荣华?”谓鸟类饮食随心。后亦泛指人的饮食。《景

  • 既来之,则安之

    来,原指招徕。即把远方的百姓招引到自己的国家里来。来了之后,就要把他们安顿好。后则形容如已到一个新环境,就要在那里安心地生活下去。春秋末年,鲁国执政大夫季孙氏打算向鲁国边境上的一个附庸小国颛臾用兵,以

  • 吞毡

    源见“苏武节”。表示坚贞不屈。苏曼殊《落日》诗:“谁知北海吞毡日,不爱英雄爱美人。”【词语吞毡】   汉语大词典:吞毡

  • 一转语

    《景德传灯录.洪州百丈山淮海禅师》:“今请和尚代一转语,贵脱野狐身。”佛教禅宗参禅时,把以“一语转机锋”称为“一转语”;又指用一句话启发思维,使人恍然大悟。宋.苏轼《苏文忠公诗集》三八《尘外亭》:“戏

  • 伐国不问仁人

    讨伐别国这样的事,是不询问仁德的人的。 意谓正直的人不听邪恶的语言。语出汉.董仲舒《春秋繁露.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》:“昔者鲁君问于柳下惠曰:‘我欲攻齐,如何?’柳下惠退而有忧色,曰:‘吾闻伐国不

  • 一钱不名

    谓身无分文。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。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下:“中丞于十六日晚始归寓,时已不及,而囊底罄竭,一钱不名矣。”朱自清《“海阔天空”与“古今中外”》:“但在一钱不名的穷措大如我辈者,这

  • 遗簪坠屦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孔子出游少原之野。有妇人中泽(泽中)而哭,其音甚哀。孔子使弟子问焉,曰:‘夫人何哭之哀?’妇人曰:‘向者(不久前)刈蓍薪亡吾蓍簪(蓍草茎可以当簪用),吾是以哀也。’弟子曰:

  • 人生莫作妇人身

    旧时感叹女子的苦乐取决于他人,引申指做人不要依附于别人。唐代白居易《大行路》诗:“为君薰衣裳,君闻兰麝不馨香;为君盛容饰,君看金翠无颜色。行路难,难重陈。人生莫作妇人身,百年苦乐由他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