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越王轼蛙

越王轼蛙

赵晔吴越春秋.勾践伐吴外传》载:越王勾践将伐吴,出,见怒蛙,勾践俯凭车轼为敬。从者问故,勾践曰:“吾意者,今蛙虫无知之物,见敌而有怒气,故为之轼。”军士听之,“莫不怀心乐死”。后因以“越王轼蛙”为激励士卒锐气之典。三国 魏曹植《矫志》诗:“越王轼蛙,国以死献。”


【典源】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,御者曰:‘何为式?’王曰:‘蛙有气如此,可无为式乎?’士人闻之曰:‘蛙有气,王犹为式,况士人之有勇者乎?’是岁人有自刭死以其头献者。” 《吴越春秋·勾践伐吴外传》:“ (勾践) 自谓未能得士之死力,道见蛙张腹而怒,将有战争之气,即为之轼。其士卒有问于王曰:‘君何为敬蛙虫而为之轼?’勾践曰:‘吾思士卒之怒久矣,而未有称吾意者。今蛙虫无知之物,见敌而有怒气,故为之轼。’于是军士闻之,莫不怀心乐死,人致其命。”

【今译】 越王勾践准备兴兵伐吴,认为自己的军队士气不足,还缺乏拼死力战的精神。乘车途中,勾践见一青蛙鼓腹而怒,一副战斗的样子,就抚着车前横木低头表示敬意。身旁的人问,大王为什么向青蛙致敬呢?勾践说,我盼望军队士气高涨已经很久了,但至今还没有令我满意。青蛙不过是一种无知的动物,见到敌人还能鼓腹而怒,所以我要向它致敬。”将士们听到这番话,说:“青蛙怒向敌人,君王尚且表示敬意,更何况无畏杀敌的人呢?”于是莫不拼死效力报国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激励将士,士气高昂。

【典形】 蒙勾践礼、怒蛙、亲式鸣蛙、蛙腹能许怒、越王轼蛙、亲式群蛙。

【示例】

〔蒙勾践礼〕 唐·韩愈《答柳州食蛤蟆》:“虽蒙勾践礼,竟不闻报效。”

〔怒蛙〕 唐·柳宗元《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》:“耳静烦喧蚁,魂惊怯怒蛙。”

〔亲式鸣蛙〕 明·徐渭《上督府公生日诗》:“曾先突骑重围里,亲式鸣蛙大道旁。”

〔蛙腹能许怒〕 宋·陈师道 《晚望》:“蝉鸣不余力,蛙腹能许怒。”

〔越王轼蛙〕 三国·曹植《矫志》:“螳螂见叹,齐士轻战,越王轼蛙,国以死献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乐不蜀思

    同“乐不思蜀”。清黄遵宪《罢美国留学生感赋》诗:“此间国极乐,乐不故蜀思。”

  • 书籍相与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:蔡邕“闻(王)粲在门,倒屣迎之。粲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邕曰‘此王公孙也,有异才,吾不如也。吾家书籍文章,尽当与之。’”东汉蔡邕非常器重青年作家王粲的才华,他曾对

  • 三让

    《论语.泰伯》:“子曰:‘泰伯,其可谓至德也矣。三以天下让,民无得而称焉。’”《史记.吴太伯世家》:“吴太伯,太伯弟仲雍,皆周太王之子,而王季历之兄也。季历贤,而有圣子昌,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,于是太伯

  • 鹏溟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泛指大海。宋宋祁《鹿鸣宴饯诸秀才赴举》诗:“龙沼鱼鳞动,鹏溟浪翅开。”【词语鹏溟】   汉语大词典:鹏溟

  • 南鹏

    同“南溟鹏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雨丝云鹏》:“安知陇鸟樊笼密,便觉南鹏羽翼低。”

  • 收骏骨

    同“市骏骨”。宋辛弃疾《贺新郎.同父见和再用前韵》词:“汗血盐车无人顾,千里空收骏骨。”

  • 踏破菜园

    同“踏菜园”。清黄遵宪《日本杂事诗》:“踏破菜园新作梦,大餐饱食大官羊。”

  • 途穷日暮

    犹日暮途穷。清 黄遵宪《群公》诗:“途穷日暮更何求,白首同拼一死休。”见“日暮途穷①”。清·黄遵宪《群公》:“~更何求,白首同拼一死休。”【词语途穷日暮】  成语:途穷日暮汉语大词典:途穷日暮

  • 银河落九天

    指瀑布直泻而下。唐代李白《望庐山瀑布》诗:“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香炉:香炉峰,庐山西北部的高峰。

  • 断臂贞妻

    源见“李氏断臂”。指贞洁守身之妇。《剪灯馀话.鸾鸾传》:“效投崖之烈女,慕断臂之贞妻。”其他 指妇女宁可断臂也要保全其贞节。语本五代周·王凝之妻李氏断臂示贞的故事。明·李昌祺《剪灯余话·鸾鸾传》:“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