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赐环

赐环

荀子.大略》:“绝人以玦,反绝以环。”杨倞注:“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,三年不敢去,与之环则还,与之玦则绝,皆所以见意也。反绝,谓反其将绝者。”后以“赐环”谓放逐之臣遇赦召还。唐张说《出湖寄赵冬曦》诗:“湘浦未赐环,荆门犹主诺。”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闻系》:“轼儿谪任武林,未获赐环消息。”


【典源】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大夫士去国,逾竟 (境)。为坛位,乡 (向) 国而哭。”孔颖达正义曰:“此大夫士三谏而不从,出在竟上,大夫则待放三年,听于君命,若与环则还,与玦便去。”《穀梁传·宣公二年》:“赵盾入谏,不听,出亡,至于郊。”注:“礼三谏不听则去;待放于竟,三年,君赐之环则还,赐之玦则往。”《荀子·大略》:“绝人以玦,反绝以环。”

【今译】 古时臣子获罪,在国境上等待君命三年,如国君赐予玉环,则表示允许返还,重新为官; 如赐予玉玦,则表示不许返还彻底决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放逐之臣被赦罪召还。

【典形】 赐大夫环、赐环、环赐、肆予环。

【示例】

〔赐大夫环〕 唐·柳宗元《酬韶卅裴曹长使君》:“长捐楚客佩,未赐大夫环。”

〔赐环〕 宋·陆游 《题馆中直舍壁》:“几年憔悴去清班,敢辱君恩误赐环。”

〔环赐〕 明,沈寿民《访姜如农城北》:“龙归天上驭,环赐梦中身。”

〔肆予环〕 宋·张孝祥《刘舍人》:“肆予环而召归,当告册而爰立。”


【词语赐环】   汉语词典:赐环

猜你喜欢

  • 鷃鸿

    源见“榆枋之见”。鷃雀与鸿雁。两种大小悬殊的鸟。比喻人们才识的高下。元周伯琦《至正元年复科举乡贡进士纪事》诗:“雠校稽鱼豕,铨题辨鷃鸿。”

  • 闭门造车,出门合辙

    辙( ㄓㄜˊ zhé ):车轮轧的痕迹。 意谓按照统一的规格,即使关起门制造车辆,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相合。语出宋.普济《五灯会元.卷七.大钱从袋禅师》:“问:‘闭门造车,出门合辙。如何是闭门造

  • 白华之怨

    《诗.小雅.白华》序:“白华,周人刺幽后也。幽王取申女以为后,又得褒姒而黜申后,故下国化之,以妾为妻,以孽代宗,而王弗能治。”后以白华之怨喻女子失宠之哀怨。《汉书.谷永传》:“贱者咸得秩进,各得厥职,

  • 三玄

   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,当时合称《庄子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周易》为“三玄”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:“洎于梁世,兹风复阐,《庄》、《老》、《周易》,总谓三玄。”洎( ㄐㄧˋ jì 记):及,到。

  • 金神

    《吕氏春秋》卷七《孟秋纪.孟秋》:“孟秋之月……其帝少皞其神蓐收。”东汉.高诱注:“少皞,帝喾之子挚兄也,以金德王天下,号为金天氏,死配金,为西方金德之帝。少皞氏裔子曰该(即蓐收),皆有金德,死托祀为

  • 和丸课子

    源见“熊丸之教”。指慈母煞费苦心教子读书。明袁宏道《寿洪太母七十序》:“母攻苦茹酸,和丸课子。”

  • 郑家婢妾

    同“郑玄家婢”。清李孚青《秋日自遣》诗:“郑家婢妾如师弟,梁氏夫妻似主宾。”【词语郑家婢妾】  成语:郑家婢妾汉语大词典:郑家婢妾

  • 鹊河

    源见“乌鹊填桥”。指银河。亦借指夫妻或情人难以团聚的阻隔。民间传说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,喜鹊为之填河成桥,故称。唐黄滔《狎鸥赋》:“因嗤鸿渚,盖春去以秋来;翻笑鹊河,竟离长而会促。”【词语鹊河】 

  • 科头

    本指战士不戴头盔,后来泛指不戴帽子。《史记.张仪列传》:“秦带甲百余万,车千乘,骑万匹,虎贲之士,跿跔科头,贯颐奋戟者,至不可胜计。”裴駰集解:“跿跔:音徒俱,跳跃也。……科头谓不著兜鏊入敌。”唐代王

  • 消髀肉

    源见“髀肉复生”。形容鞍马征劳。唐罗隐《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》诗:“马上固惭消髀肉,幄中尤羡愈头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