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贪泉

贪泉

晋书.吴隐之传》载:吴隐之为广州刺史,“未至州二十里,地名石门,有水曰贪泉,饮者怀无厌之欲。”隐之“至泉所,酌而饮之,因赋诗曰:‘古人云此水,一歃(音shà,饮,微吸)怀千金,试使夷齐(指商朝奴隶主贵族伯夷和叔齐,史称贤者。他们因不满武王伐纣的革命,隐居首阳山,不食周粟,采薇而食,后饿死。)饮,终当不易心。’及在州,清操逾厉。”此事又见《艺文类聚》泉部引王隐《晋书》。

艺文类聚》卷九引盛弘之《荆州记》:“桂阳郡西南宿山,水出注大溪,号曰横溪,水甚深,冬夏不乾,俗谓之贪泉,饮者辄冒于财贿。”

后因以吴隐之酌贪泉的故事作为标榜官吏清廉的典故。所谓酌贪泉而不贪,就是这个意思。唐.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酌贪泉而觉爽,处涸辄以犹欢。”

南朝.萧绎《荐鲍几表》:“将齐毛玠古人之服,实同吴隐酌水之廉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“吴道助、附子兄弟”条注引 《晋安帝纪》曰:“(吴)隐之既有至性,加以廉洁,奉禄颁九族,冬月无被。桓玄欲革岭南之敝,以为广州刺史。去州二十里,有贪泉,世传饮之者其心无厌。隐之乃至水上,酌而饮之,因赋诗曰:‘石门有贪泉,一歃重千金。试使夷齐饮,终当不易心。’”《晋书·吴隐之传》亦载,诗作:“古人云此水,一歃怀千金。试使夷齐饮,终当不易心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吴隐之性情纯真,为官清廉,他的俸禄也分给亲族,以至自己冬天无被。桓玄派隐之出任广州刺史。广州城外二十里有地名石门,当地有水名贪泉,传说凡饮过此水的人就会变得贪婪无度。隐之至此,有意酌水而饮,并作诗说:“石门有贪泉,一饮便贪婪。若使夷齐饮,始终心不变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官吏廉洁。

【典形】 继吴、贪泉、酌泉、酌贪、酌贪泉、酌泉君有意、泉为吴隐变。

【示例】

〔继吴〕 宋·苏轼《程德孺惠海中柏石》:“岚熏瘴染却敷腴,笑饮贪泉独继吴。”

〔贪泉〕 唐·温庭筠《过孔北海墓》:“恶木人皆息,贪泉我独醒。”

〔酌泉〕 唐·王维《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》:“谨当闭阁以思政,酌泉以励心。”

〔酌贪〕 唐·李白《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》:“宰剧惭强项之名,酌贪砺清心之节。”

〔酌贪泉〕 元·刘时《端正好·上高监司》:“论宣差清如酌贪泉吴隐之,廉似还桑椹赵判府。”


【词语贪泉】   汉语词典:贪泉

猜你喜欢

  • 颓玉

    源见“玉山倾倒”。形容醉态。亦用为对醉人的美称。唐白居易《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》诗:“满卮那可灌,颓玉不胜扶。”宋范仲淹《赠张先生》诗:“朱弦冉冉奏,金醴迟迟倾。相劝绮季徒,颓玉信纵横。”【词语

  • 水仙

    唐司马承祯《天隐子.神解八》:“在天曰天仙,在地曰地仙,在水曰水仙。”后因以“水仙”谓水中之仙,亦称美女。宋徐积《堪画看》词:“深浪里,乱云边,只有逍遥是水仙。”宋苏轼《浣溪沙.赠闾丘朝仪时还徐州》词

  • 吹布毛

    宋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四《杭州鸟窠道林禅师》:“有侍者会通,忽一日欲辞去。师问曰:‘汝今何往?’对曰:‘……今往诸方学佛法去。’师曰:‘若是佛法,吾此间亦有少许。’(会)曰:‘如何是和尚佛法?’师于

  • 郑驿留宾

    参见“延宾置驿”

  • 望秋蒲柳

    源见“蒲柳姿”。喻未老早衰的身躯。明文徵明《次董子元夜话韵答朱邦宪》:“近水芙蓉聊自照,望秋蒲柳已先残。”

  • 大被姜郎

    源见“姜肱被”。喻指和睦友爱的弟兄。明李东阳《春寒二十韵》:“绨袍范叔谁相恋,大被姜郎且共亲。”【词语大被姜郎】   汉语大词典:大被姜郎

  • 春申客屦

    同“春申珠履”。宋吴文英《瑞鹤仙.赠丝鞋庄生》词:“任真珠装缀,春申客屦,今日风流雾散。”

  • 剪草除根

    源见“铲草除根”。谓从根本上消除祸患。北齐魏收《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若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……返国奸于司败,归侵地于玄武,非直恶之在今,天道人事,实弄无礼。”连动 除草必须连根一起拔除。比喻从根本上清

  • 輶轩

    汉扬雄《答刘歆书》:“尝闻先代輶轩之使,奏籍之书,皆藏于周秦之室。”輶轩,本指朝廷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,后用为使臣的代称。《新唐书.高季辅传》:“为政之道……正恐巡察岁出,輶轩继轨,而侵渔不息也。”章炳

  • 左氏娇女

    源见“左家娇女”。指晋左思的《娇女诗》。唐李颀《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》:“朝吟左氏《娇女》篇,夜诵相如《美人赋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