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负重致远

负重致远

致:达到。驮着很重的东西到达很远的地方。比喻既能担负重任又能持之以恒,不断前进。庞统(179-214年),字士元,襄阳(今湖北襄樊)人。刘备的谋士,与诸葛亮齐名,时人称之“凤雏”。东吴的大将周瑜曾帮助刘备攻打荆州,于是周瑜便当上了南郡太守。周瑜死后庞统送丧至东吴,东吴的人常闻其大名,等他回去时,东吴的名士陆绩、顾劭、全琮等人都去和他相见。庞统品价他们说:“陆绩可说是跑得很快的驽马,顾劭可称得上是一头能负重致远的老牛。”有人问庞统:“如你所见,陆绩应该胜过顾劭了吧!”庞统说:“驽马虽然精干,但其能所载只能是一人,驽牛一日能行三十里,其所肩负的重量哪能只是一个人呢?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蜀志·庞统传》卷37第953页:“及当西还,并会昌门,陆绩、顾劭、全琮皆往。统曰:‘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,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。’”裴松之注引《吴录》:“或问统曰:‘如所目,陆子为胜乎?’统曰:‘驽马虽精,所致一人耳。驽牛一日行三十里,所致岂一人之重哉!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文学》:“刘禹锡曰:‘石季龙挟弹杀人。其母曰:‘健犊须走车破辕,良马须逸鞭泛驾,然后能负重致远。’”


连动 负载重物并走很远路程。《易经·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利天下。”《后汉书·赵熹传》:“更始笑曰:‘茧栗犊,岂能~乎?’”△多用于比喻坚忍负重,努力有成方面。也作“负重涉远”。


【词语负重致远】  成语:负重致远汉语词典:负重致远

猜你喜欢

  • 鼎折

    同“鼎折覆?”。宋李纲《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》:“伏望皇帝陛下收还成命,改授其人。持危扶颠,允迪栋隆之吉;力小任重,免贻鼎折之凶。”【词语鼎折】   汉语大词典:鼎折

  • 泥马

    同“泥马渡江”。清章藻功《〈南宋杂事诗〉序》:“三十里西湖,侈说金牛故事;一百年南宋,争传泥马新闻。”【词语泥马】   汉语大词典:泥马

  • 江管初花

    源见“江淹梦笔”。谓才华初露。清李渔《怜香伴.婚始》:“潘车盈果愁生谤,江管初花虑太鲜。”

  • 鸿雁于飞

    《诗经.小雅.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肃肃其羽。之子于征,劬劳于野。爰及矜人,哀此鳏寡。”《鸿雁.序》:“《鸿雁》,美宣王也。万民离散,不安其居,而能劳来还定,安集之,至于矜寡,无不得其所焉。”《诗经.小

  • 徒成竖子名

    源见“广武叹”。谓枉使庸人得志。清彭桂《和楚人李子鹄》:“巢 由岂尚高人节,楚 汉徒成竖子名。”

  • 惠帝闻蟆

    同“晋惠闻蛙”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刘玄刮席,惠帝闻蟆。”

  • 鱼须

    《礼记.玉藻》:“笏,天子以球玉,诸侯以象,大夫以鱼须文竹,士竹本,象可也。”后因以“鱼须”代称笏,或借指在朝做官。唐皮日休《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》诗:“马足歇从残漏外,鱼须抛在乱书中。”明王志坚《表异

  • 鼎成龙去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指帝王去世。宋刘克庄《水龙吟》词:“已被昭阳人妒,更那堪、鼎成龙去。”并列 指帝王逝世。语本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君

  • 黄卷中

    《晋书.褚陶传》:“褚陶字季雅,吴郡钱塘人也。弱不好弄,少而聪慧,清淡闲默,以坟典自娱。尝谓所亲曰:‘圣贤备在黄卷中,舍此何求!’”《唐书.狄仁杰传》:“狄仁杰曰:‘黄卷中方与圣贤相对。’”黄卷,古时

  • 止寒莫若重裘,止谤莫若自修

    止寒:犹言“御寒”。重( ㄔㄨㄥˊ chóng )裘:加厚毛皮衣服。止谤:制止诽谤。自修:加强自我道德修养。 要想抵御寒气侵袭,不如加厚皮衣;要制止别人诽谤,不如加强自我修养。 喻指要消除外部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