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西施倾吴

西施倾吴

源见“西施”。指君主惑于女色,荒废朝政,国败身亡。唐罗隐《西施》诗:“西施若解倾吴国,越国亡来又是谁?”


【典源】《吴越春秋》卷九:“越王谓大夫种曰:‘孤闻吴王淫而好色,惑乱沉湎,不领政事,因此而谋可乎?’种曰:‘可破。夫吴王淫而好色,宰嚭(pi)佞以曳心,往献美女,其必受之,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之。’越王曰:‘善。’乃使相者国中,得苎梦山鬻薪之女曰西施、郑旦,饰以罗穀,教以容步,习于土城,临于都巷,三年学成而献于吴。乃使相国范蠡进曰:‘越王勾践窃有二遗女、越国洿(wu) 下困迫,不敢稽留,谨使臣蠡献之,大王不以鄙陋寝容,愿纳以供箕帚之用。’吴王大悦,曰:‘越贡二女,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。’子胥谏曰:‘……’吴王不听,遂受其女。”汉·扬雄《方言》:“吴有馆娃之宫。”宋·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:“响屟(xie) 廊在灵岩山寺。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屟,廊虚而响,故名。”唐·陆广微《吴地记》:“香山,吴王遣美人采香于山,因以为名,故有采香径。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,越王勾践忍辱求和,谋划复仇之计,他对大夫文种说:“我听说吴王好色,整日昏乱,不理政事,可以从这下手吗?”文种说:“可以。吴王好色,太宰嚭又是个奸臣,大王可选二名美女进献。”于是勾践在国中苎梦山选到西施、郑旦,给她们穿上华美的衣裳,教给她们各种礼仪,三年学成而献给吴王。越相范蠡对吴王说:“越国有这二名女子,我王勾践因为本国国小地微,不敢留她们,而派我敬奉给大王。希望大王不嫌丑陋,留下做侍妾。”吴王夫差大喜,说:“越国进贡美女,这是勾践效忠我的证明嘛。”虽有伍子胥进谏,但吴王不听,将二女留下,对她们非常宠爱,修造了馆娃宫,让西施住,又在响屟廊、采香径等处与她们日夜游乐,荒废国事,终于为勾践所败,吴王夫差自杀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君主惑于女色,导致国破身亡; 或用以抒发朝代兴亡的怀古之情。

【典形】 采香径、馆娃、馆娃宫、浣纱人、浣纱神女、名娃金屋、娃宫、吴宫妃、西施、西施倾吴、西子、香径、响屟廊、屟廊、选浣纱、回廊响屟、响屟长廊、屟响廊、馆娃歌舞、响屟、浣纱石、廊屐音寂、苎梦人。

【示例】

〔采香径〕 唐·李商隐《杏花》:“吴王采香径,失路入烟村。”

〔馆娃〕 元·张翥《多丽·西湖泛舟夕归》:“馆娃归,吴台游鹿; 铜仙去,汉苑飘萤。”

〔馆娃宫〕 唐·白居易《送苏州李使君》:“馆娃宫深春日长,乌鹊桥高秋夜凉。”

〔浣纱人〕 宋·潘牥《羽仙歌》:“自浣纱人去后,落日平芜,行云断,几见花开花谢。”

〔浣纱神女〕 唐·鱼玄机《浣纱庙》:“吴越相谋计策多,浣纱神女已相和。”

〔名娃金屋〕 宋·吴文英《八声甘州》:“幻苍崖云树,名娃金屋,残霸宫城。”

〔娃宫〕 唐·皮日休《馆娃宫怀古》之三:“半夜娃宫作战场,血腥犹杂宴时香。”

〔吴宫妃〕 唐·王维《西施咏》:“艳色天下重,西施宁久微。朝为越溪女,暮作吴宫妃。”

〔西施〕 南朝梁· 江淹 《水上神女赋》:“笑李后于汉主,耻西施于越王。”〔西施倾吴〕 唐·罗隐《西施》:“西施若解倾吴国,越国亡来又是谁?”

〔香径〕 清·吴伟业《圆圆曲》:“香径尘生乌自啼,屟廊人去苔空绿。”

〔响屟廊〕 唐·皮日休《馆娃宫怀古》之五:“响屟廊中金玉步,采苹山上绮罗身。”

〔屟廊〕 明·刘崧《姑苏曲》:“鸳鸯飞去屟廊空,犹唱吴宫旧时曲。”

〔选浣纱〕 宋·刘筠《再赋士言》:“欲选浣纱倾敌国,越王更起近江楼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女窗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一东汉.王文考(延寿)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神仙岳岳于楝间,玉女窥窗而下视。”北周.庾信《庾子山集》卷二《哀江南赋》:“西瞻博望,北临玄圃。月榭风台,池平树古。倚弓于玉女窗扉,系马于凤凰楼柱。

  • 昭君出塞

    汉元帝竟宁元年(前33年),匈奴呼韩邪单于再次来到长安求和亲,说希望娶汉女为妻,愿作汉朝的女婿。汉元帝就把宫女王嫱(字昭君)嫁给匈奴单于。呼韩邪单于很高兴。王昭君是西汉南郡秭归(今湖北秭归)人,名嫱,

  • 头巾漉酒

    源见“酒漉纱巾”。用头巾滤酒取饮。形容洒脱不羁的生活。唐雍陶《寄永乐殷尧藩明府》诗:“头巾漉酒临黄菊,手版支颐向白云。”

  • 寇贾之风

    《后汉书.寇恂传》载:执金吾贾复部将杀人,汝南太守寇恂捕杀之。贾以为耻,扬言要杀寇恂。寇恂效蔺相如为大局退让,后经光武帝调解和好。后以“寇贾之风”为顾全大局解除私怨之典。《周书.文帝纪上》:“共追廉

  • 潘岳闲居

    《晋书.潘岳传》:“岳姓轻躁,趋世利。”“既仕宦不达,乃作《闭居赋》。”《文选》卷十六晋.潘安仁(岳)《闲居赋.序》:“为河阳、怀令,……除长安令……亲疾,辄去官免。”“孝乎惟孝,友于兄弟,此亦拙者为

  • 墨灶

    同“墨突”。唐钱起《穷秋对雨》诗:“翟门悲暝雀,墨灶上寒苦。”

  • 三字狱

    参见后《莫须有》。偏正 狱,罪。遭诬陷,冤狱。语本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狱之将上也,韩世忠不平,诣桧诘其实,桧曰:‘飞子云与张宪书,虽不明,其事体莫须有。’世忠曰:‘莫须有三字,何以服天下。’”明·李东

  • 八裴

    《世说新语.品藻》:“正始中人士比论……以八裴方八王:裴徽方王祥,裴楷方王夷甫,裴康方王绥,裴绰方王澄,裴瓒方王敦,裴遐方王导,裴頠方王戎,裴邈方王玄。”魏晋之世,有裴、王两大世代旺族,时人将裴徽及子

  • 我舌问妻孥

    源见“张仪舌在”。指博取功名的资本。清计东《任丘道中回望西山有感》诗:“内廷传甲第,我舌问妻孥。”

  • 图史百城雄

    同“图书拥百城”。清归庄《题阎再彭眷西堂》诗:“人文千里合,图史百城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