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虞歌诀别

虞歌诀别

见“霸王别姬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军壁垓下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。……项王则夜起,饮帐中。有美人名虞,常幸从; 骏马名骓,常骑之。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’歌数阙,美人和之。项王泣数行下,左右皆泣,莫能仰视。”《汉书·项籍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项羽 (名籍) 被刘邦军围困在垓下,已经兵尽粮绝。项羽夜起饮酒,有虞姓美人还在身边,另有一匹常骑的骓马。项羽慷慨悲歌,作诗道:“力可拔山啊气概盖世,时运不济啊可骓马仍不离去。骓马不去啊可怎么办,虞姬虞姬啊到底怎么办!”反复唱了几遍,虞姬也随唱。项羽泪下数行,左右人也都哭泣,抬不起头来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感慨英雄末路,无可奈何,心境悲凉。

【典形】 拔山力尽、拔山曲、别骓、垓下歌、气盖世、乌江羽、乌骓不逝、项籍顾骓、虞歌诀别、虞姬永别、虞兮奈若何、垓下困,垓下兵稀、骓不逝、拔山歌。

【示例】

〔拔山力尽〕 唐·李白《拟恨赋》:“若乃项王虎斗,白日争辉。拔山力尽,盖世心违。”

〔拔山曲〕 宋·陆游《项王祠》:“时时长歌拔山曲,醉倒聊慰穷途艰。”

〔别骓〕 清·顾嗣立《宿迁西楚霸王故里》:“王霸业成破釜日,英雄泪尽别骓时。”

〔垓下歌〕 清·徐倬《项王祠》:“到今吞岸涛声壮,呜咽如闻垓下歌。”

〔气盖世〕北周·庾信《拟咏怀》之二十六:“谁言气盖世,晨起帐中歌。”

〔乌江羽〕 宋·王弈《贺新郎·仆过鲁自葛水买舟》:“望九华依约池阳路。风雨庙,乌江羽。”

〔乌骓不逝〕 元·白朴《秋色横空·赋虞美人草》:“当时夜闻楚歌,叹乌骓不逝,恨满山河。”

〔项籍顾骓〕 唐·白居易《卖骆马》:“项籍顾骓犹解叹,乐天别骆岂无情。”

〔虞歌诀别〕 宋·刘筠《泪》:“虞歌诀别知亡楚,燕酒初酣待报秦。”

〔虞姬永别〕 北周·庾信《拟连珠》:“是以楼中对酒,而绿珠前去; 帐里悲歌,而虞姬永别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传杯击钵

    源见“击钵催诗”。指比试限时成诗。宋陈师道《和李使九日登戏马台》:“登高能赋属吾侪,不用传杯击钵催。”

  • 景风绍封

    《淮南子.天文》:“清明风至四十五日,景风至。”《春秋考异邮》:“夏至四十五日,景风至,则封有功也。”古代以清明节后四十五日,有风来谓之景风。又以此风来时封有功之臣。后因为封功之节令的典故。《后汉书.

  • 玉书征

    晋.葛洪《神仙传》卷八:“沈羲者,吴郡人,学道于蜀中,但能消灾治病,救济百姓,不知服药物。功德感天,天神识之。羲与妻贾共载,诣子妇卓孔宁家,还逢白鹿车一乘,青龙车一乘,白虎车一乘,从者皆数十骑,皆朱衣

  • 茵席之臣

    侍奉于君主身旁的近臣。《晏子春秋.杂上》:“公曰:‘请进服裘。’对曰:‘婴非君茵席之臣也,敢辞。’”婴:晏婴。茵:草席;“茵席”,说起居坐卧,侍奉在侧。敢辞:不能从命。【词语茵席之臣】  成语:茵席之

  • 弧矢垂门

    同“弧矢四方”。宋李曾伯《瑞鹤仙.戊申初度自韵》词:“记当时,弧矢垂门,孤负四方志也。”

  • 白衣来

    同“白衣送酒”。唐李峤《菊》诗:“黄花今日晚,无复白衣来。”

  • 凤实

    源见“凤鸣朝阳”。指竹实。唐刘长卿《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》:“开花成凤实,嫩笋长鱼竿。”【词语凤实】   汉语大词典:凤实

  • 徐家破镜

    源见“破镜重圆”。喻情侣分离。宋刘辰翁《虞美人.扬州卖镜》词:“徐家破镜昏如雾,半面人间露。等闲相约是看灯,谁料人间天上、似流星。”【词语徐家破镜】   汉语大词典:徐家破镜

  • 网漏吞舟

    指汉初实行宽松政策,好象法网能够漏掉吞吃船只之大鱼。此典比喻刑法宽松;或形容刑律不严而使重大罪犯漏网。司马迁在撰写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开篇里概括说:汉朝兴起,废除秦朝严刑苛法而实行宽松,压抑奸巧而提倡忠

  • 碣石东巡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二十九年,始皇东游。……登之罘,刻石。……旋,遂之琅玡,道上党入。”“三十二年,始皇之碣石,使燕人卢生求羡门、高誓。刻碣石门。坏城郭,决通堤防。”秦始皇于三十二年,东巡到碣石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