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蓬头垢面

蓬头垢面

蓬,蓬松、散乱。垢,污秽。形容头发蓬乱,面孔肮脏。源于北魏封轨。封轨,字广度,渤海(今河北南皮)人,沉稳好学,博通经传。官拜著作郎、国子博士、廷尉少卿,为官方正。一次,在他家乡渤海任过太守的崔休有事私下求他,他婉拒说:“法是全天下的标准,不可因我们是故人使法失去了公平啊!”当时与轨以节操齐名的咸阳公高允的儿子高绰,也为政强直、清平,不惧权贵,但在尚书令高肇(外戚,政声不佳)升任司徒时,绰帮肇送往迎来,轨却不登门恭贺。绰环顾不见轨,才猛醒辞归,叹道:“我一生自认为不失规矩,仅看今日行为,不如封生远矣!”然而轨虽做人端方,却好美爱修饰,常衣冠楚楚。于是有人说:“大贤不修边幅,他怎么单单这样?”轨知道后,笑说:“君子应整其衣冠,重其仪表,难道蓬头垢面才算贤人?”也作垢面蓬头,蓬首垢面。

【出典】:

魏书》卷32《封懿传》764页:“轨……善自修洁,仪容甚伟。或曰:‘学士不事修饰,此贤何独如此?’轨闻,笑曰:‘君子整其衣冠,尊其瞻视,何必蓬头垢面,然后为贤。’言者惭退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复言《续玄怪录·张老》:“后数年,(韦)恕念其女,以为蓬首垢面不可识也,令其男义方访之。” 元·《元曲选·杨景贤〈刘行首〉一折》:“我这般穷身泼命谁瞅问,蓬首垢面装痴钝。”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74回:“只见一人蓬首垢面,径造郑伯门前,跪哭而言之。”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40卷:“大娘自到孟家去,奴家情顾蓬首垢面,一路伏侍官人前行。”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70回:“秦桧见那疯僧垢面蓬头,鹑衣百结……便笑道:‘你这僧人。’”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77 回:“晴雯四、五日水米未曾沾牙,如今现打炕上拉下来,蓬头垢面的,两个女人搀架起来去了。” 清·吴沃尧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28回:“那犯人当中,有七、八个蓬头垢面的,那都不必管他。”


并列 头发蓬乱,脸上很脏。原比喻不修边幅,情性洒脱,后多形容头面肮脏、憔悴,生活穷困的样子。语出《魏书·封轨传》:“君子整其衣冠,尊其瞻视,何必蓬头垢面,然后为贤。”高和《越轨诉讼》:“一个~的老妇人,向四周围观的人哭诉着她儿子的冤情。”△多用于描写人物容貌方面。→灰头土脸 ↔眉清目秀。 也作“蓬首垢面”。


【词语蓬头垢面】  成语:蓬头垢面汉语词典:蓬头垢面

猜你喜欢

  • 走狗烹

    源见“烹狗藏弓”。喻功成被杀。明冯梦龙《洒雪堂.伍祠祈梦》:“是兔儿多迁延了走狗烹,休道你舫儿轻,一时间脱了网罗诛。”清黄遵宪《群公》诗:“兵威肯薄牵牛罚,党论犹嗟走狗烹。”【词语走狗烹】   汉语大

  • 扇暍

    《淮南子.人间训》:“武王荫暍人于樾下,左拥而右扇之,而天下怀其德。”后因以“扇暍”为颂扬德政之典。南朝梁简文帝《〈大法颂〉序》:“解网放禽,穿泉掩胔。起泣辜之泽,行扇暍之慈。”【词语扇暍】   汉语

  • 一戎

    同“一戎衣”。唐白居易《策林.议兵》:“故有一戎而业成王霸,一战而祸及危亡。”【词语一戎】   汉语大词典:一戎

  • 神鸦

    对乌鸦的一种迷信之称。宋代范致明《岳阳风土记》:“巴陵鸦甚多,土人谓之神鸦。无敢弋者。穿堂入庖厨略不畏,园林果实未熟,耗啄已半。”弋:射。又宋代范成大《吴船录》卷下“戊午”条:“至神女庙……庙有驯鸦。

  • 大中小隐

    王康琚《反招隐》诗:“大隐隐朝市,小隐隐薮泽。”白居易《中隐》诗:“大隐住朝市,小隐入丘樊。樊丘太冷落,朝市太嚣喧,不如作中隐,隐在留司官。似出复似处,非忙亦非闲。唯此中隐士,致身吉且安。”古代文人将

  • 华阴葬

    源见“鸟哭杨震”。指忠臣之冤昭雪后隆重的葬礼。清顾炎武《哭杨主事廷枢》诗:“他日大鸟来,同会华阴葬。”

  • 赵将雄

    《史记.廉颇.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者,赵之良将也。赵惠文王十六年,廉颇为赵将伐齐,大破之,取阳晋,拜为上卿,以勇气闻于诸侯。”赵国良将廉颇,以英雄勇猛闻名。故后以“赵将雄”指称廉颇。唐.陈子昂《登泽州

  • 乘白马

    源见“青丝白马”。谓参加叛乱。唐杜甫《遣忧》诗:“纷纷乘白马,攘攘著黄巾。”

  • 柔弱生之徒

    柔弱:指物体形质柔软。生之徒:属于生存的一类。 意谓柔软的事物,不易被摧折,故长得保全。 古代道家思想贵柔戒刚。语出《老子》七六章:“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

  • 季子椎

    同“悬梁刺股”。清查慎行《送叔毅南归》诗:“封书病检山妻药,陈策慵探季子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