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遇三余
三国魏董遇,提倡“读书百遍而义白见”。别人说没有时问,他说有“三余”,即“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。”详见“三余”条。
三国魏董遇,提倡“读书百遍而义白见”。别人说没有时问,他说有“三余”,即“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。”详见“三余”条。
源见“馀光”。谓希求得到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照顾。宋陆游《谢葛给事启》:“某偶阶末契,遂借馀光。”
汉.郭宪《洞冥记》卷二:“元鼎元年,起招仙阁(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一八引作“招灵阁”)于甘泉宫西……有青鸟赤头,道路而下,以迎神女。神女留玉钗以赠帝(汉武帝刘彻)。帝以赐赵婕妤。至昭帝元凤中,宫人犹见此钗
旧题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(曹)元理常从其友人陈广汉。广汉曰:‘吾有二囷米忘其石数,子为计之。’……广汉为之取酒,鹿脯数片,无理复算,曰:‘……千牛产二百犊,万鸡将五百雏。’羊豕鹅鸭,皆道其数。
《二程全书.外书十二》:“朱松掞(光庭)来见明道(程颢)于汝,归谓人曰:‘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。’”此事又见《伊洛渊源录》。朱松掞受学于程颢处,归去后向人赞叹自己“如坐春风”,意即在温煦可亲的环境中
指张仪未显时,被疑为盗挨打,回家问妻子,只要“舌尚在”,就足有将来游说诸侯的机遇。后以此典比喻有才识的人不因身处逆境而壮志消沉。 张仪(?——前310年),战国时魏国(都安邑,今山西夏县西北)人。曾服
同“孟母断机”。唐黄滔《祭钱塘秦国太夫人》:“训逾孟织,智迈谢围。”【词语孟织】 汉语大词典:孟织
源见“杳如黄鹤”。表达面对旧居怀念故人之意。清纳兰性德《百字令.废园有感》词之四:“怕见人去楼空,柳枝无恙。”巴金《随想录.在尼斯》:“女主人公孤零零地消失在凄清的寒夜里,那种人去楼空的惆怅感觉一直折
私语:偷偷地讲秘密话,俗称“悄悄话”。暗室:隐蔽的地方。神目:指所谓主宰万物的神的目光。 人间的悄悄话,在老天爷耳朵里像雷声一样响亮;暗室里干下的亏心事,在神灵的眼里像闪电一样明彻。 旧时告诫人们
同“瀛洲”。清杨焯《同石苓登天宁塔》诗:“瀛壶树影悬,洪涛拥川后。”【词语瀛壶】 汉语大词典:瀛壶
见“待价而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