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染指”。喻准备牟取利益。清唐孙华《戒杀诗次东坡岐亭韵》:“子公摇食指,染鼎但一湿。”
容貌之美,使游鱼下沉,使飞雁降落,使月亮躲藏,使花儿羞愧。 极言女子之美貌。元明戏剧小说中的常用语。元.无名氏《连环计》三折:“我看这女子,生的有沉鱼落雁之容,闭月羞花之貌。好女子也呵!”《三国演义
源见“食无肝”。谓客居他邑。唐李商隐《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二前辈二公尝于此县寄居》:“脱身离虎口,移疾就猪肝。”
源见“洛阳纸贵”。形容作品受到欢迎,广为流传。唐元稹《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》:“都中纸贵流传后,海外金填姓字时。”见“洛阳纸贵”。【词语都中纸贵】 成语:都中纸贵汉语大词典:都中纸贵
亦简称为“刮目相待”,“刮目相看”。刮目:擦亮眼睛。指用新的眼光看人。后比喻人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,人的认识也应适应变化了的情况。吕蒙(178-219年),字子明,汝南富陂(今安徽阜阳东南)人,三国名将
见“功成名遂”。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游仙》:“当初一个布衣人,到如今~,加封匪轻。”【词语功就名成】 成语:功就名成汉语大词典:功就名成
源见“喜折屐”。借指操纵三军的主帅。元周砥《秋思次韵孝常》诗之一:“当时谈笑尘沙静,谁是东山折屐人?”
源见“两部鼓吹”。咏蛙鸣。表现悠闲自乐之情。宋李之仪《南乡子》词:“更觉鸣蛙如鼓吹,安排。惆怅流光去不回。”
旧题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下:“人间三十六洞天,知名者十耳,余二十六天出《九微志》,不行于世也。”又,《茅君内传》:“大天之内,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。”(据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引)道家认为人世间有三十六洞天
源见“鱼龙漫衍”。比喻世事变幻。清龚自珍《小游仙词》之六:“顽仙一觉浑瞒过,不在鱼龙曼羡中。”主谓 曼羡,延伸变化。比喻世事变幻。清·龚自珍《小游仙词》:“顽仙一觉浑瞒过,不在~中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指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