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人琴俱亡”。指对亡故亲友的哀悼缅怀之情。清吴雯《题侯大年凤阿山房图》诗之二:“伤心空有人琴感,残墨还应照草堂。”
磬( ㄑㄧㄥˋ qìng ):古代悬挂在架上供演奏用的石制打击乐器。恃:依仗,凭借。 屋里像悬挂的石磬,(空无所有),田野里寸草不生,凭什么不感恐惧? 意谓国库空虚,无力支撑危局。语出《左传.僖
同“萧史”。宋赵以夫《二郎神.次方时父送春》词:“我酌君斟,我词君唱,谁似卿卿箫史。”清李渔《慎鸾交.目许》:“却像要趁扁舟,入五湖,随箫史,归蓬岛。”【词语箫史】 汉语大词典:箫史
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谓帝王去世或升仙。明何景明《奉和严太史谒泰陵》之一:“鼎成弃万国,弓堕哭千官。”清王士禛《鼎湖原》诗:“轩辕铸鼎此荆山,弓堕龙髯不可攀。”
见“广长舌”。
源见“瑕不掩瑜”。喻好坏优劣互相不能遮掩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廷对及第》:“近嫦娥,依衮冕,瑜瑕不掩,红香十里人青眼。”
同“雍门泣”。清顾炎武《衡王府》诗:“雍门今有叹,流涕一相逢。”
《晋书.谢安传》:“时苻坚强盛,疆场多虞,诸将败退相继。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,所在克捷。”“玄入问计,安夷然无惧色,答曰:‘已别有旨。’既而寂然。玄不敢复言,乃令张玄重请。安遂命驾出山墅,亲朋毕
指李同向平原君赵胜建议,尽散家财,募集勇敢不怕死之人三千名,冲击围城的秦军。后以此典比喻勇敢不怕死的突破手和勇士。李同:本名李谈,因司马迁的父亲名司马谈。为避讳,改“谈”为“同”。李同的父亲是邯郸(今
士兵的队伍。《资治通鉴.周赧王五十八年》:“免武安君为士伍。”武安君:战国末秦之大将白起。句意为夺其官爵,编入到士卒的队伍里去。即象后来的“除名”和近代的“撤职”。【词语士伍】 汉语大词典:士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