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舌卷齐城

舌卷齐城

此典指郦食其(lìyìjì丽义基)游说齐王田广,使齐国七十余城一时归汉。后以此典比喻通过游说而立功勋。郦食其(?——前203年),秦、汉之际陈留高阳乡(今河南杞县)人。秦末农民战争时归刘邦,献计克陈留(今河南开封东南),封广野君。楚、汉战争中,郦食其游说齐王田广归汉。这时,韩信领兵东进,还没有渡过平原津(当时黄河渡口,今山东平县境),听说汉王刘邦已经派郦食其说服齐王归顺,韩信想要停止进军。范阳(今河北定兴县南)能言善辩之说客蒯通劝韩信说:“将军奉汉王刘邦将令攻打齐国,而汉王独派密使劝说齐国归顺,难道另有诏令叫将军停止进攻吗?凭什么停下来不前进呢!况且郦生不过是一个说话,伏在车子横木上,去鼓弄三寸之舌,就降服齐国70多个城邑,将军统率几万人马,一年多时间才攻占赵国50多个城邑,当了几年将军,反倒不如一个卑贱儒生之功劳吗?”于是韩信认为他说法对,听从他的计策,就领兵渡过黄河。齐王田广听从郦生游说,就挽留郦生畅饮,撤去防御汉军守备。韩信趁势袭击历下(今山东济南)驻军,顺势打到临淄(当时齐国都城,今山东淄博市东北)。齐王田广认为郦生出卖自己,就煮死郦生,齐王田广逃往高密(今山东高密县西南),派使者到楚项羽处请求援助。此典又作“掉舌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92《淮阴侯列传》2620页:“信引兵东,未渡平原,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,韩信欲止。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:‘将军受诏击齐,而汉独发间使(密使)下齐,宁有诏止将军乎?何必得毋行也!且郦生一士,伏轼(shì示,古代车厢前扶手横木)掉(鼓弄)三寸之舌,下齐七十余城,将军将数万众,岁余乃下赵五十余城,为将数岁,反不如一竖(shù树)儒(无见识之儒生)之功乎?’于是信然之,从其计,遂渡河。齐已听郦生,即留纵酒,罢备汉守御。信因袭齐历下军,遂至临菑(zī兹,即临淄),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,乃亨(通“烹”,投人入汤锅煮死)之,而走高密,使使之楚请救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舜卿《蜀士》:“掉舌灭西寇,画地收幽燕。” 宋·苏轼《次韵答刘泾》:“异义蜂起弟子争,舌翻涛澜卷齐城。” 清·吴伟业《送宛陵施愚山提学山东》:“长剑忽柱颐,掉舌谈天雄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柳生左肘

    《庄子.至乐》:“支离叔与滑斤叔观于冥伯之丘,昆仑之虚,黄帝之所休,俄而柳生其左肘,其意蹶蹶然意恶之。”柳,一说指疱疖。后以“柳生左肘”的典故指得了生疮疖的病症,又喻指不如意事。唐.王维《老将行》诗:

  • 含沙蜮

    源见“含沙射影”。泛指害人的毒虫或鬼物。亦借指暗中作祟伺机害人的阴险小人。唐白居易《寄元九》诗:“山无杀草雪,水有含沙蜮。”【词语含沙蜮】   汉语大词典:含沙蜮

  • 河朔馀酲

    同“河朔饮”。宋毛滂《满庭芳.夏曲》词:“槽下真珠溜溜,龙团破,河朔馀酲。”

  • 骍角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子谓仲弓曰:‘犁牛之子骍且角,虽欲勿用,山川其舍诸?’”何晏集解:“犁,杂文。骍,赤也。角者,角周正。中牺牲,虽欲以其所生犁而不用,宁肯舍之乎?言父虽不善,不害于子之美。”后因以“骍

  • 恋豆

    同“恋栈”。宋蔡伸《蓦山溪.登历阳城楼》词:“区区恋豆,岂是甘牛后?时命未来间,且只得、低眉袖手。”【词语恋豆】   汉语大词典:恋豆

  • 楚腰

    《韩非子.二柄》:“故越王好勇,而民多轻死(轻生好义,勇不怕死);楚灵王好细腰,而国中多饿人。”《墨子.兼爱中》:“昔者,楚灵王好士细要(腰),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,胁息(吸气;屏气)然后带,扶墙然

  • 先容

    《文选.邹阳〈于狱中上书自明〉》:“蟠木根柢,轮囷离奇,而为万乘器者,何则?以左右先为之容也。”李善注:“容谓雕饰。”后因以“先容”谓事先为人介绍、推荐或关说。唐司马逸客《雅琴篇》:“自言幽隐乏先容,

  • 龙山胜集

    同“龙山会”。宋王之道《醉蓬莱.追和东坡重九呈彦时兄》词:“吟绕东篱,白衣何处,谁复当年偶?蓝水清游,龙山胜集,恍然依旧。”

  • 燃腹

    同“燃脐”。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埋长狄于驹门,斩蚩尤于中冀。燃腹为灯,饮头为器。”一本作“然腹”。

  • 顾而言他

    见“顾左右而言他”。《扫迷帚》21回:“那三人见话不投机,便~。”△用于描写为难。→顾说他事【词语顾而言他】  成语:顾而言他汉语大词典:顾而言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