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肝胆涂地

肝胆涂地

指蒯通对韩信说:楚、汉战争,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抹在地上,死得很惨。后以此典比喻竭尽忠诚,不惜牺牲一切。蒯通,即蒯彻,范阳(今河北定兴南固城镇)人。陈胜起义后,派武臣进取赵地,蒯通说服范阳令徐公归降,武臣不战而得赵地三十余城。后又说韩信攻取齐地。蒯通知道天下局势之关键在于韩信,想用奇妙计策来打动他,就用看相人身分游说韩信。蒯通说:“相您的‘面’,不过封个侯,又危险还不安全。相您的‘背’,却高贵得无法说。”韩信说:“这是什么意思?”蒯通说:“天下最初兴兵起事时,英雄豪杰起来建号称王,一声呼喊,天下之志士像云雾那样汇合,像鱼鳞那样密聚,如火花进发,狂风骤起。当这个时候,忧虑的只在灭亡秦朝罢了。如今楚、汉分争,使天下无罪之百姓肝胆涂抹在地上,死得很惨,父子老少的尸骨暴露在荒野,数也数不清”。“当今两主之命运就悬挂在您手里:您替汉王出力汉王就能取胜,您帮助楚王楚王就能取胜”。“如果能听取我的计策,不如让他们都不受损害,同时存在下去,与他们三分天下,鼎足而立。”韩信说:“汉王待我很是优厚,把他自己车子给我坐,把他自己衣服给我穿,把他自己食物给我吃。我听说:乘坐人家车子之人要承担人家的祸患,穿人家衣服之人要怀想人家的忧虑,吃人家食物之人要为人家的事业而死。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弃恩义呢!”结果韩信未背叛刘邦。此典又作“肝脑涂地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92《淮阴侯列传》2623、2624页:“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,欲为奇策而感动之,以相人说韩信。”“通曰:‘相君之面(双关语,意即依附刘邦),不过封侯,又危不安。相君之背(双关语,意即背叛刘邦),贵乃不可言。’韩信曰:‘何谓也?’蒯通曰:‘天下初发难也,俊雄豪桀(通“杰”)建号壹呼,天下之士云合雾集,鱼鳞杂遝(tà踏,众多而杂乱),熛(biāo彪,进飞之火焰)至风志。当此之时,忧在亡秦而已。今楚、汉分争,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,父子暴骸骨于中野,不可胜数。”“当今两主之命县(xuán玄,通“悬”)于足下,足下为汉则汉胜,与楚则楚胜。”“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参(古“三”字)分天下,鼎足(古鼎三脚,此假设韩信、刘邦、项羽三分天下)而居。”“韩信曰:‘汉王遇我甚厚。载我以其车,衣我以其衣,食我以其食。吾闻之,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,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,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,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!’”

【例句】:

汉·班固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常愿肝脑涂地。” 晋·潘岳《关中诗》:“哀此黎元,无罪无辜,肝脑涂地,白骨交衢。” 唐·陈子昂《为副大总管苏将军谢罪表》:“躬为士卒之先,以雪伤魂之愤。肝脑涂地,少答鸿私。” 宋·王安石《辞知江宁府状》:“以臣丘墓所在,就付兵民之权,非臣肝胆涂地所能报称万一。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22回: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,烈士立功之会,可不勖哉!” 清·黄宗羲《与康明府书》:“宁肯坐视宇下之小民肝脑涂地,而不为之动心乎!”


主谓 形容竭尽忠诚,不惜一死。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7:“臣先殿上绝缨者也,当时宜以~,负日久矣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忠贞精神。→粉身碎骨以身殉职 忠心耿耿 ↔贪生怕死


【词语肝胆涂地】  成语:肝胆涂地汉语词典:肝胆涂地

猜你喜欢

  • 兰心蕙质

    南朝宋.鲍照(明远)《芜城赋》:“东都妙姬,南国丽人,蕙心纨质,玉貌绛唇,莫不埋魂幽石,委骨穷尘。”(《文选》卷十一)鲍照赋原作“蕙心纨质”,《幼学琼林》卷二注引作“兰心蕙质”。兰蕙同类,馨香淡雅:纨

  • 寿阳妆面

    同“寿阳妆”。宋王千秋《点绛唇.春日》词之二:“何处春来?试烦君向梅梢看。寿阳妆面,泄漏春何限。”

  • 猗顿赀

    《史记》卷一二九《货殖列传》:“猗顿用盬盐起。”南朝宋.裴骃《史记集解》引《孔丛子》:“猗顿,鲁之穷士也。……闻朱公富,往而问术焉。朱公告之曰:‘子欲速富,当畜五牸。’于是乃适西河,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

  • 丹凤朝阳

    丹凤:鸟名。丹凤鸟总是朝着太阳。比喻贤能之人在政治清明的时代,能大展宏图。语本《诗.大雅.卷阿》: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冈;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其他 比喻贤才逢机遇。语本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

  • 凌波仙子

    源见“洛神”。原指体态轻盈的仙女,后为水仙花的别称。宋黄庭坚《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枚欣然会心为之作咏》诗:“凌波仙子生尘袜,水上轻盈步微目。”【词语凌波仙子】  成语:凌波仙子汉语大词典:凌波仙子

  • 曲柄笠

    形似曲柄车盖的笠。晋代谢灵运出游时,喜欢戴曲柄笠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谢灵运好戴曲柄笠。孔隐士谓曰:‘卿欲希心高远,何不能遗曲盖之貌。’谢答曰:‘将不畏影者,未能忘怀。’”【词语曲柄笠】

  • 商丘之木

    《庄子.人间世》载:南伯子綦到宋之商丘游玩,见一大树,树阴能覆千乘,然枝拳曲不能作栋梁,树干质松不能作棺椁。子綦认为此树正是因其不材方长得如此之大。后因以“商丘之木”指徒大而无用之木。常用为谦词。隋江

  • 裁锦

    《左传.襄公三一年》:“子皮欲使尹何为邑……子产曰:不可……子有美锦,不使人学制焉。大官,大邑,身之所庇也,而使学者制焉,其为美锦不亦多乎?”子皮要让尹何治理封邑,子产(春秋郑国贤大夫)不同意,并用美

  • 芒刺之疑

    源见“芒刺在背”。谓对隐患的疑惧。《周书.闵帝纪论》:“政由宇氏,主怀芒刺之疑。”

  • 禹汤罪己,其兴也勃焉

    禹、汤:夏商两朝开国的圣君。罪己:有过失能归罪自己。勃:兴起貌。 夏禹商汤有过能责罚自己,故两朝政事蒸蒸日上。语出《左传.庄公十一年》:“禹汤罪己,其兴也勃焉。”晋.傅玄《傅子.正心》:“立德之本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