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耳提面命

耳提面命

形容教诲殷勤恳切。西周末年卫武公作一诗,批评周厉王兼以自警。诗中说,唉呀那个浑小子,不知六来不知四。小时怀里抱着他,大了又教给他许多事。不但当面教育他,还提着耳朵要他记。要说他还没知识,可他如今也有了儿子,人呀就是怕混横,哪懂早动手来成功迟?

【出典】:

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于乎小子,未知臧否。匪手携之,言示之事,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借曰未知,亦既抱子。民之靡盈,谁夙知而莫成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李渔《曲话·结构》:“尝怪天地之间,有一种文字,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,载之于书者,不异耳提面命。” 明·朱之瑜《答奥村庸礼书十二首》之九:“至于师之训诲,独患弟子无承之地,不必患其师之隐也……前札谓耳提面命,不遗底蕴,贤弟其亦知不佞之所至耶?”


并列 提着受教人的耳朵叮嘱,当面给予教导。形容教诲恳切殷勤。语本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”朱苏进、胡建新《康熙帝国》:“这个济世,不惧皇威,不计宠辱,~,严格施教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教育方面。→千叮万嘱 口传心授 谆谆教诲 谆谆告诫 ↔不教而诛。也作“耳提面训”、“面命耳提”。


解释提:贴着。面命:面对面教诲、训示。本指不仅当面告诫,而且贴着耳朵叮嘱,希望对方能记住教诲而不忘记。后用以表示教诲殷切,要求严格。

出处《诗·大雅·抑》:“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”

诗经》中《大雅》共三十一篇,都属西周作品,反映了周王朝的重大史实和政治变化。《抑是周厉王时代的作品,写一位大臣不满朝政的混乱,写诗自警并劝谏周王要勤修德政,谨言慎行,不能沉湎酒色,自以为是全诗较长,共有十二段,一百一十四句。其中一段写道:哎呀你这年轻人!好事坏事分不清。不但用手搀扶你,还用言语讲道理不但当面教育你,还贴着耳朵叮嘱你。说你年轻无知识,孩子已经抱在怀。做人应当不自满,怎会早有智慧而晚年成器。

近义谆谆教导

反义放任自流

例句

张老师时常对学生耳提面命,告诫他们要用功读书,争取最好的成绩。


【词语耳提面命】  成语:耳提面命汉语词典:耳提面命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面之交

    相逢一面,交情很浅。《文选.袁宏.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公瑾英达,朗心独见。披草求君,定交一面。”李善注:“崔寔《本论》曰:‘且观世人之相论也,徒以一面之交,定臧否之决。’”公瑾:周瑜的字。偏正 交往不深

  • 发号施令

    《尚书.冏( ㄐㄩㄥˇ jiǒng 炯)命》:“发号施令,罔有不臧。”贼:善。意谓发布命令,使民共晓。并列 发布指示、命令。语出《尚书·冏命》:“发号施令,罔有不臧。”梁晓声《一个红卫兵的自白》:

  • 春盘

    旧俗立春日作春饼生菜,叫做“春盘”,互相馈赠。宋代陈元靓《岁时广记》卷八引《摭遗》:“东晋李鄂,立春日命芦菔、芹菜为菜盘馈贶,江淮人多效之。”清代翟灏《通俗编.饮食.春盘》引《四时宝鉴》:“立春日,春

  • 跕鸢

    《后汉书.马援传》:“封援为新息侯,食邑三千户。援乃击牛酾酒,劳飨军士。从容谓官属曰:‘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,曰:“士生一世,但取衣食裁足,乘下泽车,御款段马,为郡掾吏,守坟墓,乡里称善人,斯可

  • 耳边风

    汉赵晔《吴越春秋.吴王寿梦传》:“富贵之于我,如秋风之过耳。”耳边吹过的风。比喻过耳即逝、不放在心上的话。唐杜荀鹤《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》诗:“百岁有涯头上雪,万般无染耳边风。”偏正 耳朵边吹过的风。比

  • 王粲不归秦

    同“王粲滞荆州”。唐杜甫《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》:“接舆还入楚,王粲不归秦。”

  • 反裘负薪

    同“爱毛反裘”。汉桓宽《盐铁论.非鞅》:“无异于愚人,反裘而负薪,爱其毛,不知其皮尽也。”见“反裘负刍”。清·张惠言《庄达甫无名人诗序》:“然许由洗耳,巢父牵犊,披裘公~,荷蒉之流,通言于孔子,彼虽隐

  • 乱丝理

    三国吴.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方储为郎中。章帝使文郎居左,武郎居右。储正住中,曰:‘臣文武兼备,在所施用。’上嘉其才,以繁乱丝付储,使理。储拔佩刀三断之,对曰:‘反经任势,临事宜然。’”(据《事类赋.丝》

  • 竹笑

    宋苏轼《石室先生画竹赞》:“竹亦得风,夭然而笑。”后以“竹笑”形容竹子遇风摆动的姿态。元李衎《竹谱详录.竹态》:“竹得风,其体夭屈谓之竹笑。”【词语竹笑】   汉语大词典:竹笑

  • 腹是群书笥

    源见“孝先便腹”。形容人满腹才学。唐刘得仁《赠雍陶博士》诗:“腹是群书笥,官为六义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