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羽扇纶巾

羽扇纶巾

南朝梁.殷芸《小说》:“武侯(诸葛亮)与宣王(司马懿)治兵,将战,宣王戎服莅事,使人密觇武侯,乃乘素舆葛中,持白羽扇指麾,三军随其进止。宣王叹曰:‘真名士也。’”

羽扇,鸟羽所制的扇。最初扇羽为十根,东晋时减为八根;羽柄刻木象鸟骨,东晋后改为长柄。汉末和晋时,皆有捉白羽扇指麾众军之事。纶巾,丝带做的头巾。汉末名士多服巾。羽扇纶巾,状人之风雅闲散。后因以“羽扇纶巾”用为指称从容潇洒儒将风度的典故。

宋.苏轼《念奴娇.赤壁怀古》词:“遥想公瑾(周瑜)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,谈笑间,强虏灰飞烟灭。”


见“纶巾羽扇”。《类说》引南朝梁·殷芸《小说》:“武侯与宣王泊兵,将战,宣王戎服莅事,使人密觇武侯,乃乘素舆,葛巾,持白羽扇指麾,三军随其进止。宣王叹曰:‘真名士也。’”清·李渔《玉搔头·擒王》:“伐罪安民,军机宜迅,兼程进。~,令下山河震。”※纶,不读作lún。


【词语羽扇纶巾】  成语:羽扇纶巾汉语词典:羽扇纶巾

猜你喜欢

  • 美姬工笛

    晋.干宝《晋纪.孝惠帝永康九年》:“石崇有妓人曰绿珠,美如玉,善舞而工笛,孙秀乃使人求焉。崇别馆北邙山下,方登凉观,临清水,妇人侍侧。使者以告崇。崇出妓妾数十人以示之,皆蕴兰麝而被罗縠,曰:‘任所择。

  • 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

    诗三百:诗,指《诗经》。《诗经》实有三百五篇,“三百”是举其成数。蔽:概括。 《诗经》三百篇,用一句话来概括它,就是思想纯正无邪。 古代儒家对《诗经》的评价。语出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子曰:‘《诗》三

  • 雷破柱

    南朝.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夏侯太初(魏晋时人)尝倚柱作书,时大雨,霹雳破所倚柱,衣服焦,然神色无变,书亦如故。”魏晋时的夏侯太初在大雨天倚着柱子写字,霹雷将他所倚的柱子击坏;他的衣服也被烧

  • 一发双连

    三国魏.曹植《曹植集》卷三《名都篇》:“斗鸡东郊道,走马长揪间。驰骋未及半,双兔过我前。揽弓捷鸣镝,长驱上南山。左挽因右发,一纵两禽连。”三国时,曹植在他的《名都篇》中,描写了京洛少年打猎时一箭射中两

  • 守根株

    同“守株待兔”。清吴嘉纪《留别王黄湄》诗:“丈夫非连枝,安能守根株?”

  • 冰魂雪魄

    五代.王定保《唐摭言.海叙不遇》(卷一〇):“(刘)得仁苦于诗,出入举场三十年,竟无所成。尝自述曰:‘外家虽是帝,当路且无亲。’既终,诗人争为诗以吊之。唯供奉僧栖白擅名。诗曰:‘忍苦为诗身到此,冰魂雪

  •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五》:“《诗》云‘行百里者半于九十’,此言末路之难。”高诱注:‘逸《诗》言之百里者,已行九十里,适为行百里之半耳。譬若强弩,至牙上,甫为上弩之半耳。终之尤难,故曰末路之难也。”后因以“行

  • 亡国之声

    同“亡国之音”。《孔子家语.辨乐解》:“今也匹夫之徒,曾无意于先王之制,而习亡国之声,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!”偏正 淫靡的音乐。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此~不可遂也……此师延之所作,与纣为靡靡之乐也。及武

  • 对泣楚囚

    同“对泣新亭”。唐李商隐《与同年李定年曲水闲话戏作》诗:“相携花下非秦赘,对泣春天类楚囚。”

  • 恩人相见,分外眼明

    分( ㄈㄣˋ fèn )外:格外。 与恩人相遇,眼睛格外明亮。 形容感恩图报,对恩人难以忘怀的样子。语出明.高则诚《琵琶记.义仓赈济》:“恩人相见,分外眼明;仇人相见,分外眼睁。”《石点头.玉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