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绥降筑城

绥降筑城

史记.匈奴列传》:“汉使贰师将军(李)广利西伐大宛,而令因杅将军敖筑受降城。其冬,匈奴大雨雪,畜多饥寒死。儿单于年少,好杀伐,国人多不安。左大都尉欲杀单于,使人间告汉曰:‘我欲杀单子降汉,汉远,即兵来迎我,我即发。’初,汉闻此言,故筑受降城犹以为远。”

西汉武帝以武力征伐边境,并命因杅将军公孙敖在塞外筑受降城。后遂用为边境媾和之典。

唐.裴漼《奉和御制旋师喜捷》诗:“斩虏还遮塞,绥降更筑城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举案齐

    同“举案齐眉”。宋 李弥远《阮郎归.硕人生日》词:“戏莱堂上两庞眉,何妨举案齐。”

  • 成风斫

    同“成风斤”。宋孙觌《绍兴任子某南迁过疏山上一览亭》诗:“诸儒望先觉,坐待成风斫。”

  • 茑萝

    比喻姻亲。清金和《烈女行,纪黄婉梨事》: “随汝到汝家,嫁汝缔茑萝。今有同船人,男妇数十多。 ” ●《诗·小雅·頍弁》: “岂伊异人, 兄弟匪他。茑与女萝,施于松柏。”頍弁(kui bian): 圆顶

  • 名缰利锁

    汉.东方朔《与友人书》:“不可使尘网名缰拘锁,怡然长笑,脱去十州三岛,相期拾瑶草,吞日月之光华,共轻举耳。”名缰利锁,是说名和利犹如拴马的缰绳,拘束人的枷锁,把人的思想牢牢系住。宋.柳永《乐章集.夏云

  • 堕马髻

    源见“孙寿愁眉”。古代妇女的一种倾于一侧的发髻样式。多形容梳妆妖媚入时。鲁迅《南腔北调集.关于女人》:“西汉末年,女人的‘堕马髻’、‘愁眉啼妆’,也说是亡国之兆。”偏正 指古代妇女一种别致的发型。语出

  • 千头木奴

    《三国志.孙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衡(李衡)每欲治家,妻辄不听,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 龙阳 汜洲上作宅,种甘橘千株。临死,敕儿曰:‘尔母恶我治家,故穷如是。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,不责汝衣食,岁上一

  • 禾弟

    《吕氏春秋.辩土》:“凡禾之患,不俱生,而俱死,是以先生者美米,后生者为秕。是故其耨也,长其兄而去其弟……不知稼者,其耨也,去其兄而养其弟,不收其粟而收其秕。”后因以“禾弟”称秕子。清赵翼《观获》诗:

  • 藜床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管宁传》注高士传:“管宁自越海及归,常坐一木榻(即藜床),积五十余年,未尝箕股(伸开大腿,象簸箕的样子而坐叫箕股,箕股被视为不恭。),其榻上当膝处皆穿。”三国时,魏国的管宁是位高士,曾

  • 谤言三至

    源见“曾参杀人”。谓流言再三,混淆视听,使枉为实。唐钱起《送李明府去官》诗:“谤言三至后,直道叹何如。”

  • 朱鲔涉血

    《文选》卷四三丘迟《与陈之伯书》唐.李善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光武(刘秀)攻洛阳,朱鲔(音wěi)守之。上令岑彭说鲔曰:‘赤眉已得长安,更始(注:指刘玄)为胡殷所反害,谁为守乎?’鲔曰:‘大司徒公被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