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管宁栖辽海

管宁栖辽海

三国志.管宁传》:“天下大乱,〔管宁〕闻公孙度令行於海外,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。度虚馆以候之。既往见度,乃庐于山谷。时避难者多居郡南,而宁居北,示无迁志,后渐来从之。”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》:“宁往见度,语惟经典,不及世事。还乃因山为庐,凿坏为室。越海避难者,皆来就之而居,旬月而成邑。”后用为守节隐居之典,明 陈宗之《汉道》诗:“管宁栖辽海,田畴隐无终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三国志·魏书·管宁传》:“管宁字幼安,北海朱虚人也。……天下大乱,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,遂与(邴) 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。度虚馆以侯之。既往见度,乃庐于山谷。时避难者多居郡南,而宁居北,示无迁志,后渐来从之。……中国少安,客人皆还,唯宁晏然若将终焉。黄初四年,诏公卿举独行君子,司徒华歆荐宁。文帝即位,征宁,遂将家属浮海还郡。”“自黄初至于青龙,征命相仍,常以八月赐牛酒。诏书问青州刺史程喜:‘宁为守节高乎? 审老疾尪(wang) 顿邪?’喜上言:‘……宁常著皂帽、布襦袴、布裙,随时单复,出入闺庭,能自任杖,不须扶持。……臣揆宁前后辞让之意,独自以生长潜逸,耆艾智衰,是以栖迟,每执谦退。此宁志行所欲必全,不为守高。’”裴松之注引《傅子》曰:“宁在辽东,积三十七年乃归。”

【今译】 汉末管宁字幼安,时值天下战乱,闻知公孙度在辽东一带治理,地方较平靖,于是前往辽东,不居馆舍而住在山谷间,独居郡北,表示不再迁徙。等到中原较为平定,别的避难者都纷纷返回,只有管宁想在那终老一生。魏文帝黄初四年,司徒华歆推荐管宁,文帝下诏征召他,管宁才带家属渡海还郡,前后在辽东住了三十七年。管宁归乡之后,仍不肯应征,常戴皂帽,穿布裤布裙,自己行走。一直隐居,老死于家中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离家漂泊; 或指淡泊守节隐居。

【典形】 布襦裙、短衣皂帽、管宁船、管宁传皂帽、管宁栖辽海、管宁投老、辽东帽、幼安船、幼安漂泊、皂帽、白襦、皂帽辽东客、白襦裙、辽东管幼安、辽东漂泊、老辽东。

【示例】

〔布襦裙〕 宋·陆游《祠禄满不敢复请作口号》:“犹幸此身强健在,乡邻争看布襦裙。”

〔短衣皂帽〕 明·陈子龙《岁晏仿子美同谷七歌》之一:“短衣皂帽依荒草,卖饼吹箫杂佣保。”

〔管宁船〕 清·吴伟业《座主李太虚师以燕都间道北归》:“还家苏武节,浮海管宁船。”

〔管宁传皂帽〕 清·徐乾学《怀友人远戌》:“千载管宁传皂帽,难从辽海问生涯。”

〔管宁栖辽海〕 明 · 陈宗之 《汉道》:“管宁栖辽海,田畴隐无终。”

〔管宁投老〕 宋·苏轼《海南人不作寒食》:“管宁投老终归去,王式当年本不来。”

〔辽东帽〕 宋·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或为辽东帽,清操厉冰雪。”

〔幼安船〕 清·唐孙华《再哭蔗庵公》:“流离亭伯路,飘泊幼安船。”

〔幼安漂泊〕 清·赵执信《泛海言怀》:“幼安漂泊久,谢傅襟情在。”

〔皂帽〕 唐·杜甫《严中丞枉驾见过》:“扁舟不独如张翰,皂帽还应似管宁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旰食宵衣

    参见:旰食见“昃食宵衣”。唐·陈鸿《长恨歌传》:“玄宗在位岁久,倦于~,政无大小,始委于右丞相。”※旰,不读作gān。【词语旰食宵衣】  成语:旰食宵衣汉语大词典:旰食宵衣

  • 槐花黄,举子忙

    唐 李淖《秦中岁时记》:“进士下第,当年七月复献新文,求拔解,曰‘槐花黄,举子忙’。”宋钱易《南部新书》乙:“长安举子自六月以后,落第者不出京,谓之过夏,多借静坊庙院,及闲宅居住,作新文章,谓之夏课。

  • 黄童

    源见“江夏黄童”。指黄香,用以誉称才高德美的年轻人。宋苏轼《送杨孟容》诗:“后生多高才,名与黄童双。”【词语黄童】   汉语大词典:黄童

  • 鹊绕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七、三国.魏武帝(曹操)《短歌行》: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。”三国魏诗人曹操在《短歌行》诗中,用“乌鹊绕树,无枝可依”来比喻人民流离之苦。后用以比喻无栖身之地。唐.杜甫

  • 千金买骨

    同“千金市骏”。清李渔《张敬止使君相马图歌》:“与其千金买骨俟他年,何如手沥生前一杯酒。”偏正 用千两黄金买骏马的骨头。语本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郭隗先生曰:‘臣闻古之君人,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,三年不

  • 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

    《孙子.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”后以“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”形容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嫁的女子那样沉静,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三十五章:“古人说‘

  • 泾清渭浊

    见“泾渭分明”。清·谭嗣同《石菊影庐笔识·学篇》26:“泾涸渭涨,则‘~’。”【词语泾清渭浊】  成语:泾清渭浊汉语大词典:泾清渭浊

  • 龙蛇飞舞

    见“龙蛇飞动”。冰心《往事·六一姊》:“只记得纸上~,笔势很好看的。”【词语龙蛇飞舞】  成语:龙蛇飞舞汉语大词典:龙蛇飞舞

  • 二星

    同“二使星”。唐孔德绍《送蔡君知入蜀》诗之二:“灵关九折险,蜀道二星遥。”【词语二星】   汉语大词典:二星

  • 黑头取方伯

    源见“黑头公”。指年少有为。唐李白《悲歌行》:“还须黑头取方伯,莫谩白首为儒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