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竖子成名

竖子成名

晋书.阮籍传》:“(籍)尝登广武,观楚汉战处,叹曰:‘时无英雄,使竖子(指汉高祖刘邦)成名!’登武牢山,望京邑而叹,于是赋‘豪杰诗’。景元四年(即公元二六三年)冬卒,时年五十四。”

阮籍清高自负,放荡不羁。他看不起刘邦,认为秦末没有涌现出真正的英雄豪杰,于是像刘邦那样的人,也竟然得势而成名。

后用为鄙视人因势而成名的典故。鲁迅先生在《准风月谈后记》中曾写道:“呜呼,‘世无英雄,遂使竖子成名’,这是为我自己和中国的文坛,都应该悲愤的。”他在这里引用这个典故,是用以自戒。这正表现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,谦虚谨慎的品格。


主谓 竖子,小子,对人的蔑称。指没才能的人侥幸获得成功。语出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时无英雄,使竖子成名。”清·丁澎《题曾青藜尊人传后》:“~何足齿,天下英雄君与孤。”△贬义。用于讽刺无能者成名。→小人得势 ↔君子得道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卫二刘傅传》裴松之注引晋·孙盛《魏氏春秋》曰:“ (阮籍) 尝登广武,观楚、汉战处,乃叹曰:‘时无英才,使竖子成名乎?’”《晋书·阮籍传》亦载,后作“时无英雄,使竖子成名!”

【今译】 魏时阮籍曾登临广武山,观看当年楚、汉相争时的旧战场 (广武有东、西二城、当时刘邦据西城,项羽据东城,互相对峙),十分感慨,说:“时无英雄,让庸人成名!”阮籍曾为步兵校尉,后人称为阮步兵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感叹生不逢时,怀才不遇; 也以“竖子成名”指庸人得志。

【典形】步兵骂竖子、成名竖子、广武登临、广武千年恨、广武叹、呼竖子、竖子成名、竖子成其功、叹广武、徒成孺子名、竖子真儿戏、阮郎愁叹、兴怀广武。

【示例】

〔步兵骂竖子〕 清·程先贞《和陶饮酒》:“步兵骂竖子,武牢望三秦。”

〔成名竖子〕 金·元好问 《楚汉战处》:“成名竖子知谁谓,拟换狂生与细论。”

〔广武登临〕 清·吴伟业《寄房师周芮公先生》:“广武登临狂阮籍,承明寂寞老扬雄。”

〔广武千年恨〕 宋·陆游 《初夏出游》:“安西万里人何在? 广武千年恨未平。”

〔广武叹〕 宋·苏轼《甘露寺》:“聊兴广武叹,不待雍门弹。”

〔呼竖子〕 唐·李白《登广武古战场怀古》:“沉湎呼竖子,狂言非至公。”

〔竖子成名〕 清·丘逢甲 《阮生行》:“纷纷竖子成名易,英雄用武乃无地。”

〔叹广武〕 清·王摅《观棋歌》:“有人倘与论英雄,未许相轻叹广武。”

〔徒成孺子名〕 清·彭桂《和楚人李子鹄》:“巢由岂尚高人节,楚汉徒成孺子名。”


【词语竖子成名】  成语:竖子成名汉语词典:竖子成名

猜你喜欢

  • 日坐针毡

    见“如坐针毡”。明·诸圣邻《大唐秦王词话》卷8:“相惊共诉从前事,~不得宁。”

  • 数往知来

    《易.说卦》:“数往者顺,知来者逆。”后因以“数往知来”称知其前事便可推测未来。明陆容《菽园杂记》卷一:“洪武中,朝廷访求通晓历数,数往知来,诚无不验者,必封侯,食禄千五百石。”连动 依据过去,可以预

  • 覆水难重荐

    同“覆水难收”。唐 徐惠《长门怨》诗:“颓思今已矣,覆水难重荐。”

  • 姮娥奔月

    同“嫦娥奔月”。周咏《泣红亭小说题词》诗之一:“终古姮娥奔月悔,只今蓬岛返魂难。”

  • 锦瑟年华

    比喻美好的青春。元张翥《六州歌头·孤山寻梅》词: “唤起春娇扶醉,休辜负锦瑟年华。”●唐李商隐《锦瑟》诗: 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” 锦瑟:绘有美丽花纹的瑟

  • 湘筠斑

    同“湘妃竹”。元汪克宽《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》诗:“娥 英泣洒湘筠斑,迁客相逢话羁旅。”

  • 桃塞马

    源见“归马放牛”。指战马。清顾炎武《华山》诗:“未归桃塞马,终负鲁阳戈。”

  • 髻中鸟卵

    佛经《大智度论.文尼佛》:“(释迦牟尼)在一树下坐,兀然不动。鸟见如此,谓之为木,即于髻中生卵。是菩萨从禅觉,知头上有鸟卵,即自思维:若我起动,鸟母必不复来;鸟母不来,鸟卵必坏。即还入禅,至鸟子飞去尔

  • 桑蓬示喜

    源见“悬弧射矢”。指生男喜庆。宋苏轼《赐皇弟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》:“桑蓬示喜,复临载育之辰;金币展亲,往致友于之爱。”

  • 春秋无义战

    春秋:中国历史时代名。孔子《春秋》记事,从周平王49年,至周敬王39年(公元前722年——前481年),计242年,史称春秋时代。义战:正义战争。 意谓春秋时代,中国许多诸侯相互不间断地进行争权夺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