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禁脔

禁脔

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孝武属王珣求女婿,曰:‘王敦桓温,磊砢之流,既不可复得,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,酷非所须。正如真长子敬比,最佳。’珣举谢混。后袁山松欲拟谢婚(指欲以女妻谢混),王曰:‘卿莫近禁脔。’”此事又见《晋书.谢混传》。注:真长,刘惔。子敬,王献之。

王珣把谢混比为禁脔,意在警告袁不可妄想,因为他知道孝武帝想把晋陵公主嫁给谢。后以“禁脔”比喻他人不得染指之物,又用为帝婿的典故。唐.李商隐《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》诗:“南朝禁脔无人近,瘦尽琼枝咏四愁。”宋.楼钥《跋王都尉湘乡小景》:“国家盛时,禁脔多得名贤,而晋卿(王诜)风流尤胜。”(《攻愧集》卷七十七)

关于“禁脔”一语的来历,《晋书.谢混传》中有另一段表述:“初,元帝始镇建业,公私窘罄,每得一㹠,以为珍膳,项上一脔尤美,辄以荐帝,群下未尝敢食,时呼为‘禁脔’。”王珣之言,即以此事为比。

后又以“禁脔”指珍贵美好之物。唐.杜甫《八哀诗》“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”:“前后百卷文,枕籍皆禁脔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孝武属王珣求女婿,曰:‘王敦、桓温,磊砢之流,既不可复得,且小如意,亦好豫人家事; 酷非所须。正如真长、子敬比,最佳。’珣举谢混。后袁山松欲拟谢婚,王曰:‘卿莫近禁脔。’”《晋书·谢混传》:“初,孝武帝为晋陵公主求婿,谓王珣曰: ……珣对曰:‘谢混虽不及真长,不减子敬。’帝曰:‘如此便足。’未几,帝崩,袁山松欲以女妻之,珣曰:‘卿莫近禁脔。’初,元帝始镇建业,公私窘罄, 每得一㹠(tun), 以为珍膳,项上一脔尤美,辄以荐帝,群下未尝敢食,于时呼为‘禁脔’,故珣因以为戏。”

【今译】 东晋孝武帝嘱王珣为其女晋陵公主求婿,王珣推荐谢安之子谢混,孝武帝认为满意。不久孝武帝死,袁山松又想将女儿嫁给谢混,王珣说:“你别接近禁脔。”当初东晋元帝刚建都建业时,公私都非常窘困,得到一只猪,便算是珍肴,脖子上一块肉最美,只献给元帝吃,称为禁脔。王珣即以此比谢混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女婿; 也指珍贵难得的事物。

【典形】禁脔、禁脔婿、南朝禁脔。

【示例】

〔禁脔〕 唐·杜甫《送大理封主簿五郎》:“禁脔去东床,趋庭赴北堂。”

〔禁脔婿〕 唐·李颀 《赠别张兵曹》:“君为禁脔婿,争看玉人游。”

〔南朝禁脔〕 唐·李商隐《韩同年新居》:“南朝禁脔无人近,瘦尽琼枝咏四愁。”


【词语禁脔】   汉语词典:禁脔

猜你喜欢

  • 珠树三株

    源见“三珠树”。称美他人兄弟文才卓越。宋秦观《和东坡》:“珠树三株讵可攀,玉海千寻真莫测。”

  • 握椠

    同“握铅抱椠”。清曾国藩《孙芝房侍讲〈刍论〉序》:“以世之多故,握椠之不可以苟,未及事事,而齿发固已衰矣。”【词语握椠】   汉语大词典:握椠

  • 人言可畏

    《诗.郑风.将仲子》:“人之多言,亦可畏也。”言:言语,指流言蜚语。众人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是可怕的。宋.王安石《辞参知政事表》:“付之方面之权,还之禁林之地,固己人言之可畏,岂云国论之与知。”清.李宝

  • 纻衣缟带

    同“纻缟”。唐李商隐《重祭外舅司徒公文》:“纻衣缟带,雅贶或比于侨 吴;荆钗布裙,高义每符于梁 孟。”

  • 方相

    古时驱逐疫鬼和出丧时在前开路的神象,俗名险道神,有四只眼睛,形象可怖。《周礼.夏官.方相氏》:“方相氏掌蒙熊皮,黄金四目,玄衣朱裳,执戈扬盾,帅百隶而时难,以索室驱疫。”《北史.樊逊传》:“行遇轜车,

  • 瓦罐不离井口破

    同“瓦罐不离井上破”。元无名氏《村乐堂》二折:“他是二夫人,你是伴当,你两个有这等勾当,道不的瓦罐不离井口破。”见“瓦罐不离井上破”。【词语瓦罐不离井口破】  成语:瓦罐不离井口破汉语大词典:瓦罐不离

  • 乌爱

    同“爱屋及乌”。明夏完淳《招魂》:“张西铭先生,家大人金石交也,予小子获乌爱焉。”【词语乌爱】   汉语大词典:乌爱

  • 分光

    源见“馀光”。谓希求得到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照顾。宋张孝祥《江州林知府》:“寒女绩苎,所愿分光于有馀;拙匠伐柯,尚欣取则之不远。”【词语分光】   汉语大词典:分光

  • 居安资深

    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君子深造之以道,欲其自得之也。自得之,则居之安;居之安,则资之深;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原。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。”朱熹集注:“自得于己,则所以处之者安固而不摇,处之安固,则所藉者深

  • 老骥

    源见“老骥伏枥”。年老的骏马。多喻年老而壮志犹存之士。宋欧阳修《送张生》诗:“老骥骨奇心尚壮,青松岁久色逾新。”【词语老骥】   汉语大词典:老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