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百发百中

百发百中

原指射箭技艺高超,每一次都能命中目标。后泛指料事有充分把握。公元前281年,秦国名将白起率兵攻魏。苏秦的弟弟苏厉对西周君说,打败韩魏之师,杀死魏将犀武,攻取赵国蔺、离石和祁三县之地,都是白起干的。现在他又攻魏。魏国如果失败,我们周王室也要跟着遭殃,不如设法制止他。于是见到白起,对他说,从前楚国将领养由基擅长射箭。百步之外能射中柳树叶子,而且百发百中。周围观看的人都为之喝彩。只有一个过路人说,他箭射得好,可以作我的徒弟了。养由基大怒道,人们都说我射技好,你却说可以当你的徒弟。你何不代我射上一箭?过路者说,我不能教你挽弓射箭,但你连续射而不休息,精疲力尽,一箭射不中,就会前功尽弃了。以前你率秦军已为秦国打了不少胜仗,现在你又要攻打魏国、韩国,如果稍有挫折,不是也象过路人说养由基那样,前功尽弃吗?

【出典】:

战国策·西周策》·《苏厉谓周君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;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左右皆曰善。有一人过曰,善射,可教射也矣。养由基曰,人皆曰善,子乃曰可教射,子何不代我射之也。客曰,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。夫射柳叶者,百发百中,而不已善息,少焉气力倦,弓拨矢钩,一发不中,前功尽矣。”

【例句】:

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儒增》:“夫言其时射一杨叶中之,可也;言其百发而百中,增之也。”


并列 指善射。吴伯箫《猎户》:“老人是老打坡的,夜里能够百步以外打香火,那是名副其实的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描写射术。→百步穿杨 弹不虚发。也作“百中百发”。


解释发:发射。形容射术高明,箭无虚发。也比喻料事如神,判断准确。

出处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,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

秦国名将白起连续打败了韩国、赵国,引起了诸侯和周王的恐慌。眼见白起又打算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,而大梁一旦被秦占领,附近的周王室就有危险,于是苏厉就对周王说:“白起现在如果攻打大梁,大梁一定不能保全,如果大梁被攻破,周王朝也就危险了,您应该阻止他。”周王认为他说得有理,就派他前去游说白起。

苏厉见到白起,对他说:“楚国有个人叫养由基,擅长射箭,在百步开外射柳叶,能够百发百中,大家都认为他箭术高超。有一个过路的人说:‘射得不错,但是我还可以教给你有关射箭的知识。’养由基说:‘大家都说射得好,你却说还可以教我,你为何不也来射两箭试试?’过路客说:‘我不能教给你左手举弓右手开弓的具体技巧,但是我可以告诉你,即使能百发百中地射中柳叶,但如果不善于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歇息,过一阵力气疲倦,弓身不正,箭头卷曲,若一箭射出而不中,前面的功劳就全都白费了!’现在您打败了韩、赵,杀死了他们的大将,夺取了许多城池,您的功劳已很多。现在您又率领秦兵出塞,经过周王的土地去攻打大梁,如果进攻不胜,以前的战功全都白费了!您还不如称病,待在家里不出来。”

近义箭无虚发

反义不着边际

例句

他进入国家射击队还不到两年,就练就了一手百发百中的好枪法。


【词语百发百中】  成语:百发百中汉语词典:百发百中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仁去国

    《论语.微子》:“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。孔子曰:‘殷有三仁焉。’”孔子认为殷朝有三位仁人,即微之、箕子、比干。但都为忠君爱国而出走、为奴、被处死。后以“三仁去国”为忠臣受害国家将亡之典。《

  • 接舆歌凤

    《论语.微子》:“楚狂接舆,歌而过孔子,曰:‘凤兮凤兮,何德之衰。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已而,今之从政者殆而。’孔子下,欲与之言,趋而避之,不得与之言。”邢昺疏:“接舆,楚人,姓陆名通,字接舆也

  • 渴贤

    《孔丛子.公仪》:“君若饥渴待贤,纳用其谋,虽蔬食水饮,伋亦愿在下风。”后以“渴贤”谓迫切地慕求贤才。唐杜甫《赠崔十三评事公辅》诗:“入幕诸彦集,渴贤高选宜。”【词语渴贤】   汉语大词典:渴贤

  • 腰缠十万钱

    同“腰缠万贯”。清黄遵宪《咏物》之二:“想仍水击三千里,岂羡腰缠十万钱。”

  • 悲东门

    源见“叹黄犬”。指为官遭祸,抽身悔迟。三国 魏阮籍《咏怀诗》之十七:“李公悲东门,苏子狭三河。”【词语悲东门】   汉语大词典:悲东门

  • 王霸惭

    《后汉书.王霸妻传》:“初,霸与同郡令狐子伯为友,后子伯为楚相,而其子为郡功曹。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,车马服从,雍容如也。霸子时方耕于野,闻宾至,投耒而归,见令狐子,沮怍不能仰视。霸目之,有愧容。客去而

  • 骊龙抱珠

    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比喻志士怀才。元岑安卿《出门偶赋》诗:“老骥伏枥风萧萧,饥鹰侧目看青霄;骊龙抱珠海底卧,虎豹不噬群狐嗥。”

  • 鹤子

    源见“梅妻鹤子”。以鹤为子,指隐逸生活。明高启《题溪山小隐》诗:“晚风携鹤子,春雨种鱼苗。”【词语鹤子】   汉语大词典:鹤子

  • 莱子戏

    同“莱衣彩戏”。金元好问《乔夫人彩绣仙人图》诗:“彩服仙童画不如,直疑莱子戏庭除。”

  • 半部论语

    宋.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“杜少陵诗云‘小儿学问止《论语》,大儿结束随商贾’,盖以《论语》为儿童之书也。赵普再相,人言普山东人,所读者止《论语》,盖亦少陵之说也。太宗(赵匡义)尝以此论问普,普略不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