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白发郎潜

白发郎潜

源见“郎潜白发”。指年老居官低微的人。宋苏轼《董储郎中尝知眉州访其故居留诗屋壁》:“白发郎潜旧使君,至今人道最能文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文选·张衡 (思玄赋)》:“尉尨 (mang) 眉而郎潜兮,逮三叶而遘武。”李善注引《汉武故事》:“颜驷,不知何许人。汉文帝时为郎。至武帝,尝辇过郎署,见驷尨眉皓发,上问曰:‘叟何时为郎? 何其老也。’答曰:‘臣文帝时为郎,文帝好文,而臣好武。至景帝好美,而臣貌丑。陛下即位,好少,而臣已老。是以三世不遇,故老于郎署。’上感其言,擢拜会稽都尉。”

【今译】 颜驷在汉文帝时任郎官,一直到武帝时。有次武帝乘车过郎署,见颜驷须眉花白,满头银发,问他:“您什么时候担任郎官的?”颜驷回答:“我从文帝时任郎官,文帝喜好文,而我喜好武。至景帝时喜欢长得俊美的,而我长得丑。陛下您即位,又喜欢年轻人,而我已经老了。因此三世不得遇合,在郎署始终不得升迁。”武帝很感慨,把他提升为会稽都尉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不得机遇,不得赏识、升迁,命运淹蹇。

【典形】 白发郎、白发郎潜、汉庭用少、久留郎署、郎潜、老颜驷、尨眉、潜郎、潜颜、三朝执戟郎、颜郎老、颜驷韫价、郎署叹二毛、尨眉叟、晚得诸郎、白首为郎。

【示例】

〔白发郎〕 宋·苏轼《赠写御容妙善师》:“尔来摹写亦到我,谓是先帝白发郎。”

〔白发郎潜〕 宋·苏轼《董储郎中尝知眉州》:“白发郎潜旧使君,至今人道最能文。”

〔汉庭用少〕 宋·陈师道《次韵答邢居实》:“汉庭用少公何在,不使群飞接羽翰。”

〔久留郎署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吏部侍郎帝京篇》:“久留郎署终难遇,空扫相门谁见知?”

〔郎潜〕 唐·刘禹锡《裴祭酒尚书见示》:“顾予久郎潜,悉寂对芳菲。”

〔老颜驷〕 南朝陈·张正见《白头吟》:“含香老颜驷,执戟异扬雄。”

〔尨眉〕 唐·柳宗元《睢阳庙碑》:“不遇兴词,郁尨眉之都尉。”

〔潜郎〕 宋· 黄庭坚 《和外舅夙兴》:“无诗叹不遇,千古一潜郎。”

〔潜颜〕 清·唐孙华《闲居写怀》之六:“尨眉既潜颜,皓首仍悲冯。”

〔三朝执戟郎〕 宋·陆游《白发》:“已成五亩扶犁叟,谁记三朝执戟郎。”

〔颜郎老〕 南朝梁·萧子显《日出东南隅行》:“皆笑颜郎老,尽讶董公超。”

〔颜驷韫价〕 唐·骆宾王《对策文三道》:“然则颜驷韫价,殆乎白首; 和尊播美,始自龄年。”


【词语白发郎潜】  成语:白发郎潜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陵金碗

    旧题东汉.班固《汉武故事》:“上崩后,鄠县有一人于市货玉杯,吏欲捕之,因忽不见。县送其器,推问,茂陵中物。霍光呼问,说市人形貌如先帝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七五九卷引)。《南史.沈炯传》:“尝独行经汉武通天

  • 济河焚舟

    《左传.文公三年》:“秦伯伐晋,济河焚舟,取王官,及郊,晋人不出。遂自茅津济,封殽尸而还。遂霸西戎,用孟明也。”此典又见《史记.秦本纪》。公元前六二七年夏四月,秦穆公率军伐郑,在灭滑回师的路上,被晋军

  • 柳家汀洲

    《玉台新咏》卷五南朝梁.柳恽《江南曲》:“汀洲采白苹,日落江南春。洞庭有归客,潇湘逢故人。”南朝梁.柳恽写江南春景诗有“汀洲采白萍”句。因柳恽当时为吴兴太守。故用“柳家汀洲”咏吴兴之典。唐.朱长文《吴

  • 安仁老

    源见“潘安白发”。借以感叹功业无成,未老先衰。宋毛滂《踏莎行.追往事》词:“尊俎全稀,风情终较,安仁老也谁知道!”

  • 麋鹿荒台

    东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子胥曰:‘……今大王捐国家之福以饶无益之雠,弃忠臣之言,而顺敌人之欲,臣必见越之破吴。豸鹿游于姑苏之台,荆榛蔓于宫阙。’”伍子胥谏吴王夫差,要他警惕越王,不然吴

  • 血气方刚

    血气:指精力。 形容青壮年人精力正旺盛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。”汉.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数年之后,诸侯之王,大抵皆冠,血气方刚。”宋.刁衎《上真宗皇帝论进善去恶疏》:“无

  • 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

    意谓千辛万苦寻不到的东西,却偶然不费气力得到了。语出《宋诗纪事.卷九〇.夏元鼎〈绝句〉》:“崆峒访道至湘湖,万卷诗书看转愚,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。”元.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三折:“若得此人助我

  • 乘轩禄位

    源见“乘轩鹤”。喻指非分的禄位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二鹤》词:“但愿主君高飞去,莫爱乘轩禄位。”

  • 宓妃洛女

    源见“洛神”。指仙女或美女。清董元恺《念奴娇.题玉声画美人》词:“鹅溪数尺,有宓妃洛女,翩然相引。”

  • 所存者神,所过者化

    见〔所过者化,所存者神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