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画饼充饥

画饼充饥

原比喻徒具虚名,而于实际并无补益;后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。卢毓(?-257年),字子家,涿郡涿(今河北涿县)人。东汉末,以才学见称于世,初应曹操之聘为丞相法曹议令史,入魏为吏部郎。明帝曹睿时迁侍中,旋擢吏部尚书。他胸怀坦荡,忠心耿耿,敢于直言极谏,明帝十分钦服。让他选拔人才接替他侍中的职务,并要求此人和他的为人一样。卢毓选拔了明帝比较熟悉的郑冲。明帝让他举荐自己所不知道的人,于是卢毓又推荐了阮武、孙邕。明帝最后选定了孙邕。当时朝中有诸葛诞、夏侯玄、邓飏等人,只重清淡,不务实际,明帝很是厌恶。在选拔中书郎的时侯下诏说:“能否得到称职的中书郎,就在于卢毓了。选举人才时不要只看他的名声,名声如同画在地上的饼,是不能吃的。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卢毓传》卷22第651页:“时举中书郎,诏曰:‘得其人与否,在卢生耳。选举莫取有名,名如画地作饼,不可啖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赵蕃《晚行田间书事二首》其二:“我生饱识田家趣,只坐无田归计迟;纵是无田佣可得,莫将画饼欲充饥。”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51回:“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,提甚三五两银子,正是教俺‘望梅止渴,画饼充饥’!”


连动 语本《三国志·魏书·卢毓传》:“选举莫取有名,名如画地作饼,不可啖也。”①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。唐·冯用之《权论》:“其或不可为而为,则礼义如~矣。”△用于形容事物的状态。②比喻凭借空想自我安慰。[例]她懂得用“画饼充饥”的方法冲淡经济拮据的现状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不快。△多用于形容生活态度。→望梅止渴。也作“充饥画饼”。


【典源】《三国志·魏书·卢毓传》:“前此诸葛诞、邓飏等驰名誉,有四聪八达之诮,帝疾之,时举中书郎,诏曰:‘得其人与否,在卢生耳,选举莫取有名,名如画地作饼,不可啖也!’”

【今译】 三国魏明帝时,有些名士喜欢沽名钓誉,明帝很厌恶。当时要选拔中书郎,明帝下诏说:“得不得到人才,在于卢毓。选拔不要根据名气大小,名气如同画在地上的饼。是不能吃的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虚有其名,无益实用。

【典形】 充饥画饼、画饼、画饼充饥、画地饼、画地为饼、虚名画饼。

【示例】

〔充饥画饼〕 元·关汉卿《诈妮子调风月》:“便是止渴思梅,充饥画饼,因甚顷刻休?”

〔画饼〕 唐·元稹《钱重物轻议》:“若更将广引古今,诞饰词辩,有齐画饼,无益国经。”

〔画饼充饥〕 宋·李清照《打马赋》:“说梅止渴,稍苏奔竞之心; 画饼充饥,少谢腾骧之志。”

〔画地饼〕 宋·黄庭坚《饮润父家》:“一醉解语花,万事画地饼。”

〔虚名画饼〕 宋·陆游《酒熟醉中作短歌》:“虚名一画饼,陈迹几刍狗?”


【词语画饼充饥】  成语:画饼充饥汉语词典:画饼充饥

猜你喜欢

  • 涛似连山喷雪来

    形容潮水来时排山倒海、白浪翻滚的样子。语出唐.李白《横江词》:“海神来过恶风迥,浪打天门石壁开。浙江八月何如此?涛似连山喷雪来。”尹宁安《嘉兴纪行之二》(《中国青年报》1993年7月18日):“我想,

  • 郑众不拜

    《后汉书.郑兴传》附《郑众传》:“众字仲师。……永平初,辞司空府,以明经给事中,再迁越骑司马,复留给事中。是时北匈奴遣使求和亲。八年,显宗遣众持节使匈奴。众至北庭,虏欲令拜,众不为屈。单于大怒,围守闭

  • 折五鹿

    同“折五鹿角”。清王涛《赠唐魏公》诗:“雄辩惊四筵,高谈折五鹿。”

  • 台衡

    晋.陆机《陆机集》附《补遗.赠弟士龙诗十首》其一:“奕世台衡,扶帝紫极。”《晋书.天文志上》:“紫宫垣十五星,……一曰紫微,大帝之坐也,天子之常居也。”“北斗七星在太微北,七政之枢机,阴阳之元本也。…

  • 藏舟夜半

    同“藏舟去壑”。清钱谦益《岁暮杂怀》诗之六:“藏舟夜半事茫茫,北斗南箕尽可伤。”

  • 朱方负樵

    源见“买臣采樵”。谓志士尚处贫困。唐韦应物《沣上西斋寄诸友》诗:“等陶辞小秩,效朱方负樵。”

  • 多岐

    岐,通“歧”。同“多歧”。唐许浑《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》诗:“南北信多岐,生涯半别离。”唐李商隐《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》:“多岐空扰扰,幽室竟伥伥。”【词语多岐】   汉语大词典:多岐

  • 音曲绕梁

    源见“馀音绕梁”。形容乐曲优美,馀韵无穷。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中:“中国戏法,由来已久,衣冠优孟,音曲绕梁,此固可豁目娱耳也。”

  • 涅而不渝

    见“涅而不缁”。唐·陈子昂《周故内供奉学士怀州河内县尉陈君硕人墓志铭》:“非淳人淑士,其谁能~哉?”【词语涅而不渝】  成语:涅而不渝汉语大词典:涅而不渝

  • 日月之食,人皆见之

    食:同“蚀”。 日蚀月蚀,人人皆看得见。 比喻人心地光明磊落,对过失毫不掩饰。语出《论语.子张》:“子贡曰:‘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。过也,人皆见之。’”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古之君子,其过也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