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瑜不掩瑕

瑜不掩瑕

源见“瑕不掩瑜”。喻指优点不能掩盖缺点。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进士归礼部》:“昂因曰:‘观众君子之文,信美矣;然古人云:瑜不掩瑕,忠也。其有词或不典,将与众评之若何?’”明谢榛四溟诗话》卷二:“虽盛唐名家,亦有罅隙可议,所谓瑜不掩瑕是也。”


主谓 瑜,美玉、泛指优点;瑕,玉上的斑点。泛指缺点。原谓玉之美恶不互相遮盖。《孔子家语·问玉》:“瑕不掩瑜,~。”后比喻优点不能掩盖缺点。樊增祥《〈东溪草堂词选〉自序》:“柳七、黄九,并负盛名,然《乐章》九卷,~。”△中性略带贬义。用于缺点比较明显的事物,亦作为批评别人缺点的委婉用语。→白璧微瑕 ↔瑕不掩瑜白璧无瑕。也作“瑜不揜瑕”。


【词语瑜不掩瑕】  成语:瑜不掩瑕汉语词典:瑜不掩瑕

猜你喜欢

  • 烧尾

    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.烧尾》:“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,朋僚慰贺,必盛置酒馔音乐,以展欢宴,谓之烧尾。说者谓虎变为人,惟尾不化,须为焚除,乃得成人,故以初蒙拜受如虎得为人,本尾犹在,体气既合,方为焚之,故云

  • 席帽侧

    源见“独孤侧帽”。形容风姿潇洒。宋范成大《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》诗:“城中马上那知此,尘满长裾席帽侧。”

  • 管子惭三北

    源见“管鲍交”。指春秋时管仲为多次败退而惭愧。清 丘逢甲《寄怀菽园兼讯兰史叠次晓沧韵》之二:“未须管子惭三北,已遣周婆制二《南》。”

  • 胶瑟

    同“胶柱鼓瑟”。南朝 梁沈约《上注制旨连珠表》:“守株胶瑟,难与适变。”【词语胶瑟】   汉语大词典:胶瑟

  • 七德

    《左传.宣公十二年》:“楚子曰:‘……夫武,禁暴、戢兵、保大、定功、安民、和众、丰财者也。”晋.杜预注:“此武七德。”春秋时,楚王曾提出武功有七个方面的作用,被称为武之“七德”。后因用为称颂武功之典。

  • 瑜瑕

    源见“瑕不掩瑜”。喻优劣好坏。南朝 梁江淹《效阮公诗》:“岂与异乡士,瑜瑕论浅深。”【词语瑜瑕】   汉语大词典:瑜瑕

  • 盲人瞎马

    ①盲人骑瞎马见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”。叶永烈《是是非非“灰姑娘”》:“对科幻小说,我们得持正确的态度,而绝不能‘~’地乱指责。”【词语盲人瞎马】  成语:盲人瞎马汉语大词典:盲人瞎马

  • 夜以继昼

    见“夜以继日”。《后汉书·郅恽传》:“昔文王不敢槃于游田,以万人惟忧,而陛下远猎山林,~,其如宗庙何?”【词语夜以继昼】  成语:夜以继昼汉语大词典:夜以继昼

  • 元祐脚

    宋.陈师道《后山诗注.徐仙书》诗:“肯学黄家元祐脚,信知人厄非天穷。”脚,指汉字笔形中的捺,俗称捺脚。元祐,宋哲宗年号。宋.黄庭坚的书法在元祐年间很有影响,当时人称之为“元祐脚”。后用为咏黄庭坚书法之

  • 郢雪

    《文选》卷四十五战国楚.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。其始曰《下里》、《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;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;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