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焚琴煮鹤

焚琴煮鹤

同“烧琴煮鹤”。宋洪适《满江红》词:“吹竹弹丝谁不爱,焚琴煮鹤人何肯?”


并列 把琴当柴烧,把鹤煮了吃,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。宋·洪迈《满江红》:“吹竹弹丝谁不爱,~人何肯?”△多用于人糟蹋好东西。→大煞风景 焚琴鬻鹤。也作“煮鹤焚琴”、“煮鹤烧琴”。


【典源】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卷二十二引 《西清诗话》:“《义山杂纂》品目数十,盖以文滑稽者。其一曰杀风景,谓清泉濯足、花上晒裈、背山起楼、烧琴煮鹤、对花啜茶、松下喝道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李商隐曾写有《义山杂纂》,其中列举了许多杀风景的事情,内有一条为“烧琴煮鹤”,琴本来用于弹奏,鹤本来用于观赏,将琴烧掉,鹤杀死煮吃,都是有伤风雅的行为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行为有伤风雅。

【典形】 焚琴煮鹤、烹鹤、烧琴、烧琴煮鹤、煮鹤、煮鹤烧琴。

【示例】

〔焚琴煮鹤〕 清·黄景仁《恼花篇》:“不忧人讥杀风景,焚琴煮鹤宁从同。”

〔烹鹤〕 宋·苏轼《乔将行烹鹅以饮客》:“明朝只恐兼烹鹤,此去还须却佩牛。”

〔烧琴〕 清·王夫之《丁亥元日续梦庵》:“烧琴天道原烹鹤,徙宅痴肠反忘妻。”

〔烧琴煮鹤〕 清·程先贞《无谋次前韵又答》:“被褐饭牛终此世,烧琴煮鹤过无年。”

〔煮鹤〕 元·萨都拉《焦桐》:“中官方煮鹤,终得舍夫君。”

〔煮鹤烧琴〕 清·郑燮《有所感》:“又没个怜香惜媚,落在煮鹤烧琴魔障。”


【词语焚琴煮鹤】  成语:焚琴煮鹤汉语词典:焚琴煮鹤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蔚庐

    源见“仲蔚蓬蒿”。指贫士的居处。寓含隐居不仕之意。唐骆宾王《夏日游德州赠高四》诗:“聊安张蔚庐,讵扫陈蕃室。”

  • 田光伏剑

    指田光用剑自杀,表示不泄露国家机密。后以此典比喻义士信守诺言,不负重托。田光(?——前227年),战国时燕(Yān烟)国(都蓟,今北京城西南)侠士,为人智深而勇毅。因鞠武推荐,得与燕太子姬丹交往,燕太

  • 扶朝

    源见“杖家”。古制,臣下满八十岁,可以扶杖登朝。谓寿高位尊。宋刘克庄《水龙吟.林中书生日》词:“地覆天翻,河清海浅,朱颜常驻。算给扶朝者,临雍拜者,下梢须做。”

  • 随骥尾

    同“附骥尾”。亦以咏苍蝇。清蒋深《蝇》诗:“未容随骥尾,先欲乱鸡鸣。”

  • 缘木

    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:“为鱼德者,非挈而入渊,为猿赐者,非负而缘木,纵之其所而已。”东汉.高诱注:“喻为政,官方定物,能文者居文官,能武者居武官,故曰纵之其所而已。”猿猴本善于攀树,不需人去背负其攀登;

  • 城北徐公

    《战国策.齐策一》:“邹忌修八尺有余,而身体昳丽,朝服衣冠窥镜,谓其妻曰:‘我孰与城北徐公美?’其妻曰:‘君美甚,徐公何能及君也。’城北徐公,齐国之美丽者也。”相传,战国时齐相邹忌自知不如城北徐公美,

  • 倒持

    参见:倒持泰阿【词语倒持】   汉语大词典:倒持

  • 南山隐

    源见“南山雾豹”。比喻隐居伏处,进德修业。唐权德舆《南亭晓坐因以示璩》诗:“迹似南山隐,官从小宰移。”【词语南山隐】   汉语大词典:南山隐

  • 封禅树

    同“大夫松”。清吴伟业《八风诗.东北风》:“万乘雨休封禅树,八神波断羡门山。”【词语封禅树】   汉语大词典:封禅树

  • 老骥伏枥

    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诗末章《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骥,千里马。枥,马槽。千里马虽系伏槽头,其志仍欲奔驰。后以此比喻虽老而壮志犹存。宋.陆游《闻虏乱有感》诗:“羞为老骥伏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