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.司马迁《史记.秦本纪》:“武王有力,好戏。力士任鄙、乌获、孟说皆至大官。王与孟说举鼎,绝膑。”秦武王自恃有力,同力士孟说比赛举鼎,结果折断了膝盖骨。后因以“举鼎绝膑”用为力小不胜重任的典故。梁启超
同“黄石略”。唐刘禹锡《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》诗:“兵符今奉黄公略,书殿曾随翠凤翔。”明 汤式《一枝花.言志》套曲:“虽道是浅识,寡学,这几篇齐 鲁论也不下黄公略。”【词语黄公略】 汉语大词典:黄
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,承露仙人掌之属矣!”南朝宋.裴骃《史记集解》:“徐广曰:‘元鼎二年时。’”《汉书》卷二十五上《郊祀志上》:“又作……承露仙人掌之属矣。”三国魏.苏林注:“仙人以
同“洛神”。南朝 梁江淹《咏美人春游》:“行人咸息驾,争拟洛川神。”
春秋鲁国地名。《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“隐公曰:‘使营菟裘,吾将老焉。’”后世因以“菟裘”指退隐养老的地方。【词语菟裘】 汉语大词典:菟裘
同“羿射九日”。唐李白《古朗月行》:“羿昔落九乌,天人清且安。”
同“汗牛马”。宋俞文豹《吹剑四录》:“汗牛试卷浩无涯,划尽雷同别一家。”清赵翼《香牛皮席》诗:“笑我著书曾未寸,翻教忝窃汗牛名。”【词语汗牛】 汉语大词典:汗牛
《庄子.列御寇》:“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,(用蒿草编成帘子,卖钱以养活自家),其子没于渊,得千金之珠。其父谓其子曰:‘取石来锻(用锤来敲击)之。夫千金之珠,必在九重之渊,而骊龙颔下,子能得珠者,必遭
《后汉书.吴汉传》:“渔阳上谷突骑,天下所闻也。”《后汉书.耿弇传》:“弇按剑曰:‘我至长安,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,还出太原代郡,……归发突骑,以辚乌合之众,如摧枯折腐耳。’”“突骑”,是突击敌军
次公:西汉大臣盖宽饶的字。盖宽饶(?-前60年),魏郡(治所今河北临漳西南)人。受到汉宣帝的赞赏,被任命为太中大夫(掌议论的官),后又被提升为司隶校尉(负责监察举报首都长安及附近地区各级官吏的官)。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