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沧海遗珠

沧海遗珠

比喻被埋没了的人才。亦称“沧海珠”、“遗珠”。出自唐狄仁杰之事迹。狄仁杰参见“斗南一人”条。狄仁杰在任汴州参军时,曾被吏人诬诉。黜涉使阎立本召讯他后,搞清了事情的真相,并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材,便对他说:“孔子曾经讲过,观过可以知仁,你可算得是‘沧海遗珠’啊!”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115《狄仁杰传》4207页:“(狄仁杰)为吏诬诉,黜陟使阎立本召讯,异其才,谢曰:‘仲尼称观过知仁,君可谓沧海遗珠矣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杜甫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》:“盈把那须沧海珠,入怀本倚昆山玉。” 唐·李商隐《送臻市》:“昔去灵山非拂席,今来沧海欲求珠。” 金·元好问《寄答飞卿》:“一首新诗一纸书,喜于沧海得遗珠。” 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士女随迁》:“但有过抱艺怀才,那曾见沧海遗珠。” 明·荑秋散人《玉娇梨》:“既郎君不服,何不把原诗写出,待妾送与小姐再看,倘遗珠重收,也不见得。” 清·程先贞《仿杜陵为六绝句·王太常》:“既托周亲如肺腑,难以沧海报遗珠。” 清·佚名《麟儿报》:“宗师又问道:‘你既有此美才,为何府县遗失,竟不见你卷子。府县可谓无目遗珠了。’”


主谓 大海中被采收者遗漏的珍珠。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或珍品。语出《新唐书·狄仁杰传》:“举明经,调汴州参军,为吏诬诉。黜陟使阎立本召讯,异其才,谢曰:‘仲尼称:观过知仁,君可谓沧海遗珠矣。’荐授并州法曹参军。”明·李贽《焚书·龙燬先生文录抄序》:“夫先生之书,一字不可轻掷,不刻其全则有~之恨。”△多用于表示人才或珍品不被重视的遗憾。


【典源】《新唐书·狄仁杰传》:“狄仁杰字怀英,并州太原人。……举明经,调汴州参军。为吏诬诉,黜陟使阎立本召讯,异其才,谢曰:‘仲尼称观过知仁,君可谓沧海遗珠矣。’荐授并州法曹参军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狄仁杰字怀英,他科考入仕,任汴州参军,为吏诬告,黜陟使阎立本亲自讯问,对狄仁杰的才能不禁称奇,说:“孔子称观过知仁,你可谓沧海遗珠了。”于是荐举狄任并州法曹参军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被埋没的人才; 或形容珍贵的事物。

【典形】 沧海求珠、沧海遗珠、沧海珠、遗珠。

【示例】

〔沧海求珠〕 唐·李商隐《送臻市》:“昔去灵山非拂席, 今来沧海欲求珠。”

〔沧海遗珠〕 金·元好问 《寄答飞卿》:“一首新诗一纸书,喜于沧海得遗珠。”

〔沧海珠〕 唐·杜甫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》:“盈把那须沧海珠,入怀本倚昆山玉。”

〔遗珠〕 清·程先贞《仿杜陵为六绝句·王太常》:“既托周亲如肺腑,难以沧海报遗珠。”


【词语沧海遗珠】  成语:沧海遗珠汉语词典:沧海遗珠

猜你喜欢

  • 梦楹

    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‘……予畴昔之夜,梦坐奠于两楹之间,夫明王不兴,而天下其谁能宗予,予殆将死也。’盖寝疾七日而没。”畴昔,前日,往日。寝疾,卧病。孔子临终前数日,梦奠于两楹之间,预知将死,后果七日而

  • 眉间黄色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六四引《相书占气杂要》:“黄气如带当额横,卿之相也,有卒喜皆发于色……黄色最佳。”后因以“眉间黄色”为吉兆,谓人有喜事或吉庆之事。唐韩愈《郾城晚饮奉赠副史马侍郎及冯李二员外》诗:“城上

  • 暮云春树

    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诗”“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暮云。何时一樽酒,重与细论文。”时杜甫在渭北,李白在江东,这两句借两地景物寄托思念之情。后因以“暮云春树”作为表示朋友间思念情深的话。并列 傍晚时的云彩,春季

  • 耆域术

    南朝梁.释慧皎《高僧传》:“耆域,天竺人……汝南滕永文两脚挛曲不能起行。域取净水一杯,杨柳一枝,拂水举手向永文而咒。如此者三。因以手搦永文膝令起,既行如故……”高僧传中记载了天竺僧耆域的高超医术,用净

  • 三舍避

    同“退避三舍”。清查慎行《题项霜田读书秋树根图》诗:“遇君尚应三舍避,君愈降气余弥惭。”

  • 磻溪钓

    《宋书.符瑞志上》:“周文王至于磻溪之水,吕尚钓于涯,王下趋拜曰:‘望公七年,乃今年光景于斯。’尚立变名答曰:‘望钓得玉璜,其文要曰:姬受命,昌来提,撰尔雒钤报在齐。’”相传姜太公(吕尚)在磻溪垂钓得

  • 惭邓禹

    同“邓禹笑人”。宋陆游《病后衰甚非篮舆不能出门感叹有赋》诗:“寂寂岂惟惭邓禹,厌厌更觉类曹蜍。”【词语惭邓禹】   汉语大词典:惭邓禹

  • 寻章摘句

    指从现成的书本中截取词句来堆砌辞藻,而忽略文章的内容。公元219年,吴主孙权以计袭杀关羽,据荆州。不久,刘备亲率倾国之兵攻吴。孙权派赵咨求救于曹魏。魏文帝曹丕问赵咨:“吴主喜欢读书吗?”赵咨回答说:“

  • 华萼

    同“棠棣”。《文选.谢瞻〈于安城答灵运〉诗》:“华萼相光饰,嘤鸣悦同响。”吕延济注:“华萼,喻兄弟也。”【词语华萼】   汉语大词典:华萼

  • 喜新厌故

    又作“喜新厌旧”。喜:喜欢。新:新的。厌:厌弃。故:旧的。指喜欢新的,厌弃旧的。王茂荫(?-1865年),字椿年,歙(shè射)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年)进士,咸丰三年(1853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