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沧海遗珠

沧海遗珠

比喻被埋没了的人才。亦称“沧海珠”、“遗珠”。出自唐狄仁杰之事迹。狄仁杰参见“斗南一人”条。狄仁杰在任汴州参军时,曾被吏人诬诉。黜涉使阎立本召讯他后,搞清了事情的真相,并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材,便对他说:“孔子曾经讲过,观过可以知仁,你可算得是‘沧海遗珠’啊!”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115《狄仁杰传》4207页:“(狄仁杰)为吏诬诉,黜陟使阎立本召讯,异其才,谢曰:‘仲尼称观过知仁,君可谓沧海遗珠矣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杜甫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》:“盈把那须沧海珠,入怀本倚昆山玉。” 唐·李商隐《送臻市》:“昔去灵山非拂席,今来沧海欲求珠。” 金·元好问《寄答飞卿》:“一首新诗一纸书,喜于沧海得遗珠。” 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士女随迁》:“但有过抱艺怀才,那曾见沧海遗珠。” 明·荑秋散人《玉娇梨》:“既郎君不服,何不把原诗写出,待妾送与小姐再看,倘遗珠重收,也不见得。” 清·程先贞《仿杜陵为六绝句·王太常》:“既托周亲如肺腑,难以沧海报遗珠。” 清·佚名《麟儿报》:“宗师又问道:‘你既有此美才,为何府县遗失,竟不见你卷子。府县可谓无目遗珠了。’”


主谓 大海中被采收者遗漏的珍珠。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或珍品。语出《新唐书·狄仁杰传》:“举明经,调汴州参军,为吏诬诉。黜陟使阎立本召讯,异其才,谢曰:‘仲尼称:观过知仁,君可谓沧海遗珠矣。’荐授并州法曹参军。”明·李贽《焚书·龙燬先生文录抄序》:“夫先生之书,一字不可轻掷,不刻其全则有~之恨。”△多用于表示人才或珍品不被重视的遗憾。


【典源】《新唐书·狄仁杰传》:“狄仁杰字怀英,并州太原人。……举明经,调汴州参军。为吏诬诉,黜陟使阎立本召讯,异其才,谢曰:‘仲尼称观过知仁,君可谓沧海遗珠矣。’荐授并州法曹参军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狄仁杰字怀英,他科考入仕,任汴州参军,为吏诬告,黜陟使阎立本亲自讯问,对狄仁杰的才能不禁称奇,说:“孔子称观过知仁,你可谓沧海遗珠了。”于是荐举狄任并州法曹参军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被埋没的人才; 或形容珍贵的事物。

【典形】 沧海求珠、沧海遗珠、沧海珠、遗珠。

【示例】

〔沧海求珠〕 唐·李商隐《送臻市》:“昔去灵山非拂席, 今来沧海欲求珠。”

〔沧海遗珠〕 金·元好问 《寄答飞卿》:“一首新诗一纸书,喜于沧海得遗珠。”

〔沧海珠〕 唐·杜甫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》:“盈把那须沧海珠,入怀本倚昆山玉。”

〔遗珠〕 清·程先贞《仿杜陵为六绝句·王太常》:“既托周亲如肺腑,难以沧海报遗珠。”


【词语沧海遗珠】  成语:沧海遗珠汉语词典:沧海遗珠

猜你喜欢

  • 闻弓雁惊

    源见“空弦落雁”。称赞箭艺精湛。唐元稹《遣行》诗之二:“射叶杨才破,闻弓雁已惊。”

  • 刘参军

    源见“刘伶好酒”。指刘伶。刘伶曾任建威参军,故称。南朝 宋颜延之《五君咏》之三名为《刘参军》。周斌《和剑华醉歌行》:“君不见荷锸仙游刘参军,沉饮高风至今闻。”【词语刘参军】   汉语大词典:刘参军

  • 痛心疾首

    形容伤心而头痛或痛恨达到了极点。公元前580年,秦晋两国于令狐结盟。不久之后,秦国又背弃盟约,转而联合狄、楚,唆其攻晋。公元前578年,晋厉公以吕相为使赴秦宣布与秦断交,还纠集九国诸侯伐秦。吕相在历数

  • 才全德不形

    参见:哀骀它

  • 中山

    同“中山酒”。南朝 宋谢灵运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.平原侯植》:“中山不知醉,饮德方觉饱。”唐骆宾王《咏云酒》:“无复中山赏,空吟吴会篇。”同“中山狼”。清蒋士铨《桂林霜.完忠》:“不思报再造之洪恩,转欲

  • 秦祸

    同“秦火”。宋叶適《魏华甫鹤山书院》诗:“曾经秦祸多散阙,郑笺毛传悲纷如。”【词语秦祸】   汉语大词典:秦祸

  • 伎养

    参见:技痒

  • 德馨神歆

    《尚书.周书.君陈》:“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。忝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”《尚书》中有“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”之语,李斯上书中有“王者不郤众庶。”都是颂扬王者有容纳贤才之德。后遂用为帝王纳贤之典。唐.韩愈《孟生

  • 画虎类犬

    同“画虎类狗”。《歧路灯》十一回:“‘这大相公聪明的很,他是看猫画虎,一见即会套的人。’李移微笑道:‘端福不甚聪明,恐画虎类犬。’”见“画虎不成反类狗”。《歧路灯》11回:“端福不甚聪明,恐~。”【词

  • 输财助边

    《汉书.卜式传》:“时汉方事匈奴,式上书,愿输家财半助边。”汉武帝时,河南人卜式因从事畜牧业而致富。时匈奴骚扰边地,卜式便把一半家财捐献出来,以支援平定匈奴的战争。“输财助边”又作“助边输财”,后用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