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气涌如山

气涌如山

形容气愤到了极点。吴大帝孙权嘉禾元年(232年),辽东太守公孙渊遣使称臣,并献上貂、马为礼物。孙权大喜,赐与爵位。第二年孙权派太常张弥,执金吾许晏、将军贺达等人率兵一万,带着珍贵礼物护送使臣回辽东。举朝大臣都劝谏,以为公孙渊不可信,对他不要恩宠太厚,只需派几百人护送即可,孙权不听。公孙渊果然杀了张弥等人,把人头送于魏以邀功,军队、物资也被扣留没收。孙权大怒说:“我年已六十,世上难易之事,没有不经历过的。近来却被鼠子戏弄,真让人气涌如山,不把鼠子之头割下来抛入大海,我无颜再为国君。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吴书》《吴主传第二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卷47第1139页:“权怒曰:‘朕年六十,世事难易,靡所不尝,近为鼠子所前却,令人气涌如山。不自截鼠子头以掷于海,无颜复临万国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陆游《答王樵秀才书》:“间偶见程文一二可爱者,往往遭涂抹疵诋,令人气涌如山。”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崔猛》:“崔闻之,气涌如山,鞭马向前,意将用武。”


主谓 形容气愤到了极点。语出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权传》:“欲自征(公孙)渊”,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“朕年六十,世事难易,靡所不尝,近为鼠子所前却,令人气涌如山。”→七窍生烟 气夯胸脯气生气死


【词语气涌如山】  成语:气涌如山汉语词典:气涌如山

猜你喜欢

  • 冬烘学究

    见“冬烘先生”。【词语冬烘学究】  成语:冬烘学究汉语大词典:冬烘学究

  • 质野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质胜文则野。”后用“质野”形容质朴鄙俗。《晋书.纪瞻传》:“故忠弊质野,敬失多仪。”《徐霞客游记.滇游日记十一》:“江外土人,质野不驯,见人辄避。”【词语质野】   汉语大词典:质野

  • 十鼠同穴

    比喻坏东西集中在一处,可以一网打尽。《三国志.魏志.鲍勋传》:“帝大怒曰:‘勋无活分,而汝等敢纵之!收三官以下付刺奸,当令十鼠同穴。’”主谓 比喻把坏人集中一处而歼灭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鲍勋传》:“勋

  • 仇香印

    《后汉书.循吏传.仇览传》:“年四十,县召补吏,选为蒲亭长。劝人生业,为制科令,至于果菜为限,鸡豕有数,农事既毕,乃令子弟群居,还就黉学。其剽轻游恣者,皆役以田桑,严设科罚。躬助丧事,赈恤穷寡。期年称

  • 颖脱

    同“颖脱而出”。《北史.魏收传》:“收本以文才,必望颖脱见知,位既不遂,求修国史。”【词语颖脱】   汉语大词典:颖脱

  • 存而不论

    原指对某种事物只予承认而不加评论,后则泛指对某种事物或问题尚未调查清楚,暂时放置而不予处理。庄子认为,道没有界限,语言也没有固定的是非标准。所谓界限,一般是指左右、伦义、分辩、竞争八种,其实这种划分是

  • 多歧

    源见“歧路亡羊”。多岔道,比喻事理复杂,情况多变,容易失误。清黄遵宪《杂感》诗之一:“多歧道益亡,举烛乃笔误。”亦喻指多方面。唐牛僧孺《玄怪录.郭代公》:“泣拜以从公。公多歧援喻,止之不获,遂纳为侧室

  • 子公摇指

    源见“染指”。喻准备牟取利益。清唐孙华《戒杀诗次东坡岐亭韵》:“子公摇食指,染鼎但一湿。”

  • 烟阁

    同“凌烟阁”。《旧唐书.李靖李勣传论》:“近代称为名将者,英 卫二公,诚烟阁之最。”【词语烟阁】   汉语大词典:烟阁

  • 雄鸡自断尾

    《左传.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宾孟适郊,见雄鸡自断其尾。问之,侍者曰:‘自惮其牺也。’”杜预注:“畏其为牺牲(祭品),奉宗庙,故自残毁。”后用以比喻明智之士自我伤残以避祸害。唐白居易《答桐花》诗:“老龟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