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堕水跕鸢”。元陈孚《邕州》诗:“左江南下一千里,中有交州堕鸢水。”
宋.范公偁《过庭录》:“吴人孙山,滑稽才子也。赴举他郡,乡人托以子偕往;乡人子失意,山缀榜末,先归。乡人问其子得失,山曰:‘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’”孙山应试,中得最后一名,若名在孙山之外,
同“绣衣持斧”。唐卢照邻《〈乐府杂诗〉序》:“霜台有暇,文律动于京师;绣服无私,锦字飞于天下。”【词语绣服】 汉语大词典:绣服
同“虫沙猿鹤”。蛤笑《息争篇》:“呜呼!一军虫鹤,犹争傀首之雌雄;两戒河山,知是谁家之门户。”【词语虫鹤】 汉语大词典:虫鹤
南朝梁.释慧皎《高僧传》卷六《释僧碧传》:“(姚兴)因下书曰:‘大法东迁于今为盛……僧碧法师学优早年,德芳暮齿,可为国内僧正。’”暮,晚,迟暮。齿,年齿,年龄。“暮齿”指人到晚年。后用为咏年高的典故。
四时:春、夏、秋、冬。 天不说话而四季照常运行,万物照常生长。 比喻为政不在多言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:“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万物生焉。天何言哉?”后多引作〔天不言而四时行,百物生〕。《汉书.王吉传
同“濠上思”。宋林逋《中峰行乐却望北山因而成韵》:“庶将濠上想,聊作剡中游。”
同“捋虎须”。王闿运《〈桂阳州志〉序》:“犯鳞捋须,考槃独寐。”【词语捋须】 汉语大词典:捋须
宋代欧阳修、宋祁《新唐书.马周传》:“留客汴,为浚仪令崔贤所辱,遂感激而西,舍新丰,逆旅主人不之顾,周命酒一斗八升,悠然独酌,众异之。”唐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倍受冷落。后世常用此典故喻怀才不遇、英雄失路
同“题红叶”。宋晏幾道《诉衷情》词之四:“诗成自写红叶,和恨寄东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