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止谤莫如自修

止谤莫如自修

止:停止、平息。修:使完美。要消除毁谤,只有加强自身修养。指以实际行动制止谎言。王昶(事迹见前“顾名思义”条)写信告戒子侄们说:别人诋毁自己,应当考察自身,如果自己有可以让人诋毁的行为,那么他说的话就是正确的;如果自己没有可以被别人诋毁的行为,那么他说的话就是错误的。别人说对了,自然不应该怨恨他;如果别人说错了,对自己也没有损害,何必报复他呢?况且听到别人毁谤自己而恼怒,厌恶被人加以坏名声,则别人就会更起劲地攻击你,还不如保持沉默,加强自身修养。谚语说:“抗寒莫如厚厚的皮衣,平息诽谤莫过于完善自身。这句话很对啊。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王昶传》卷27第746页:“人或毁己,当退而求之于身。若己有可毁之行,则彼言当矣;若己无可毁之行,则彼言妄矣。当则无怨于彼,妄则无害于身,又何反报焉?且闻人毁己而忿者,恶丑声之加人也,人报者滋甚,不如默而自修己也。谚曰:‘救寒莫如重裘,止谤莫如自修。’斯言信矣。”

【例句】:

新唐书·魏谟传》:“谚曰:‘止寒莫若重裘,止谤莫若自修。’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,去一旦之玩好。”


其他去阻止别人诽谤,不如提高自身修养,以实际行动来制止谤言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昶传》:“谚曰:‘救寒莫如重裘,~。’斯言信矣。”△多用于劝诫修身自律方面。也作“止谤莫若自修”。


【词语止谤莫如自修】  成语:止谤莫如自修

猜你喜欢

  • 腰鼓兄弟

    腰鼓:古代的乐器,中间细、两端粗。后用腰鼓兄弟比喻兄弟们优劣不同。沈冲,字景绰,吴兴武庚(今浙江德清)人。兄弟三人,以仁孝闻名于时。宋时任永兴令,后为萧赜征虏长史,深受器重。齐武帝即位,以其为藩邸旧人

  • 镜重圆

    同“破镜重圆”。元 李爱山《集贤宾.春日伤别》套曲:“今日个宝钗头擘双鸳,看何时镜重圆?”

  • 鲂鱼尾

    同“鲂鱼赪尾”。清孙枝蔚《寄怀王西樵考功》诗:“甘贫兼惜鲂鱼尾,拟古初伤雉子斑。”【词语鲂鱼尾】   汉语大词典:鲂鱼尾

  • 南面城

    同“南面百城”。清朱祐《赠张谐石雪巢》诗:“羹藜不羡五侯鲭,拥书自比南面城。”

  • 东山再起

    出东山而被起用。原比喻隐居后再次出来任职。现多比喻失势后再起。谢安(事迹见“高卧东山”条)辞官后隐居于东山,直到四十多岁。其弟谢万任西中郎将,掌握各地军队大权,但声望不如谢安高,后被罢免,谢安因而始有

  • 陈寔碑

    《后汉书.陈寔传》:“太尉杨赐、司徒陈耽,每拜公卿,群僚毕贺,赐等常叹寔大位未登,愧于先之。……中平四年,(陈寔)年八十四,卒于家。何进遣使吊祭,海内赴者三万余人,制衰麻者以百数。共刊石立碑,谥为文范

  • 祖莹称圣

    《北史.祖莹传》:“祖莹字元珍,范阳遒人也。莹年八岁能诵《诗》、《书》,十二为中书学生,耽书,父母恐其成疾,禁之不能止。常密于灰中藏火,驱逐僮仆,父母寝睡之后,燃火读书,以衣被蔽塞窗户,恐漏光明,为家

  • 眉半额

    同“半额眉”。宋黄庭坚《寄晁元忠》诗:“楚宫细腰死,长安眉半额。”

  • 彩衣戏

    同“彩衣娱亲”。明姚夔《奉教戒再吟一首以乐老母之心》:“时值太平端可乐,彩衣戏罢舞金袍。”lǎo

  • 支遁爱山

    源见“支遁买山”。喻高士爱隐居山林。唐广宣《红楼院应制》诗:“支遁爱山情漫切,昙摩泛海路空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