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灌夫骂坐”。谓毫无价值。明沈德符《野获编.御史大夫被论》:“此两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,晚途遭垢,不值一钱,宪体至是扫地矣。”见“一钱不值”。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台省·御史大夫被论》:“此两公俱以
比喻关系疏远。《剪灯余话·何思明游邺都录》: “此男子在世,不能恭友兄弟,视为秦越,轻灭大伦, 唯重财利, 受此报也。 ” ●唐韩愈《诤臣论》:“而未尝一言及于政,视政之得失,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,忽焉
同“邓禹笑人”。宋李曾伯《满江红.丙辰生初自赋》词:“任浩书空咄,禹笑人寂。断国谋王非我事,抱孙弄子聊吾适。”
见:同“现”。 天下有道就出仕,天下无道就隐居。 古代儒家宣扬的处世原则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子曰:‘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’”明.冯梦龙《精忠旗.岳侯涅背》:“尽忠两字谈
源见“指鹿为马”。比喻颠倒是非、混淆黑白的言论。唐杜甫《奉赠卢五丈参谋琚》诗:“休传鹿是马,莫信?如鸮。”
同“管窥蠡测”。《花城》1980年7期:“测量一本书或一个剧本的深浅,往往是先用这探文心、摸戏胆的‘抽查’的办法,这也是所谓‘蠡测管窥’吧。”见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”。清·李重华《贞一斋诗说》:“李于
源见“悬梁刺股”。将《太公阴符》从书籍中取出。意谓习武建功。清黄遵宪《庚午中秋始识罗少姗》诗:“试寻黄屋左纛旧霸业,《阴符》发箧温韬钤。”
《左传.昭公十三年》:“子产归,未至,闻子皮卒,哭,且曰:‘吾已无为为善矣,唯夫子知我。’”无为,无助也。无为为善,言无人助我为善也。春秋时,子皮(罕虎)与郑子产交情深厚,子皮死,子产哭说从此无人帮助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指未经雕琢的和氏璧,喻未遇的才士。唐窦庠《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》诗:“荆山璞在终应识,楚国人知不是狂。”【词语荆山璞】 汉语大词典:荆山璞
源见“死灰复燃”。喻失势者再遭欺压。然,“燃”的古字。清钱谦益《送马巽倩归会稽》诗:“和药趣来手欲战,然灰被溺目敢瞪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