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杯渡

杯渡

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.宋京师杯度》:“杯度者,不知姓名,常乘木杯度水,因而为目。初见在冀州,不修细行,神力卓越,世莫测其由来。尝于北方寄宿一家,家有一金像,度窃而将去,家主觉而追之,见度徐行,走马逐而不及。至孟津河,浮木杯于水,凭之度河,无假风棹,轻疾如飞,俄而度岸,达于京师。”度,一作“渡”。后以“杯渡”称僧人出行。唐杜甫《题玄武禅师屋壁》诗:“锡飞常近鹤,杯渡不惊鸥。”


【典源】 南朝梁·慧皎《高僧传》卷十一:“杯度者,不知姓名,常乘木杯度水,因而为目。初见在冀州,不修细行,神力卓越,世莫测其由来。尝于北方寄宿一家,家有一金像,度窃而将去,家主觉而追之,见度徐行,走马逐而不及。至孟津河,浮木杯于水,凭之度河,无假风棹,轻疾如飞,俄而度岸,达于京师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四十一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晋代有位僧人,不知姓名,常乘木杯渡水,故而人称他作杯度。开始他在冀州,很有神通,世人不知其从何而来。曾在北方寄宿一家中,将此家金像窃走,主人发觉追赶他,只见他在前慢慢走,却骑马也追不上。到了黄河孟津,他乘木杯渡河,轻捷如飞,很快到了对岸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僧人出行; 也借指人出行渡江海等。

【典形】 杯渡、杯中渡、乘杯、度杯、渡杯、浮杯、过海一杯轻、浮杯渡、木杯轻。

【示例】

〔杯渡〕 唐·杜甫《题玄武禅师屋壁》:“锡飞常近鹤,杯渡不惊鸥。”

〔杯中渡〕 唐·元稹《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》:“昔年我见杯中渡,今日人言鹤上逢。”

〔乘杯〕 宋·梅尧臣 《寄达观禅师》:“忽闻乘杯江上归,月下碧鸡啼不已。”

〔度杯〕 北周·庾信《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》:“是以飞锡遥来,度杯远至,疏山凿洞,郁为净土。”

〔渡杯〕 唐·卢肇《题甘露寺》:“林暗疑降虎,江空想渡杯。”

〔浮杯〕 唐·刘禹锡《赠日本僧智藏》:“浮杯万里过沧溟,遍礼名山适性灵。”

〔过海一杯轻〕 唐·法照《送无著禅师归新罗国》:“寻山百衲弊,过海一杯轻。”


【词语杯渡】   汉语词典:杯渡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阁

    同“高阁置”。《宋书.王微传》:“恐君逢此时,或亦不免高阁。”明沈德符《野获编.吏部二》:“至于会议出,而年例遂因之不举矣。恐祖制终难高阁也。”【词语高阁】   汉语大词典:高阁

  • 岩梦

    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指君王求贤的愿望。唐孟郊《题韦少保静恭宅藏书洞》诗:“洞隐谅非久,岩梦诚必通。”【词语岩梦】   汉语大词典:岩梦

  • 螳怒

    源见“螳臂当车”。形容不自量力。《警世通言.李谪仙醉草吓蛮书》:“若螳怒是逞,鹅骄不逊,天兵一下,千里流血。”【词语螳怒】   汉语大词典:螳怒

  • 剑水二龙

    同“剑跃二龙”。清 黄鷟来《送张孝永回开封定省自楚之粤》诗:“剑水二龙交早合,淮河双鲤箧频开。”

  • 六朝脂粉

    参见:六朝金粉见“六朝金粉”。《群音类选·〈靺鞨记·赏月遇恶〉》:“且乐平生,尘寰事,几变更,~飞灰冷。”【词语六朝脂粉】  成语:六朝脂粉汉语大词典:六朝脂粉

  • 衣褐怀宝

    穿着麻布所制的粗衣(即贱者的衣服),却怀有才德似宝玉。比喻贤能的人,才德不外露。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“(齐人)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,贫困饥寒,衣蔽履不完。……及其拜为二千石,佩青绢……同官待诏者……祖道

  • 薜萝子

    源见“薜萝”。指隐居山林的人。唐孟郊《山中送从叔简赴举》诗:“于此逍遥场,忽奏别离弦。却笑薜萝子,不同鸣跃年。”【词语薜萝子】   汉语大词典:薜萝子

  • 白玉壶冰

    源见“玉壶冰”。喻品格高洁。唐李白《赠清漳明府侄聿》诗:“白玉壶冰水,壶中见底清。”

  • 狐虎之威

    源见“狐假虎威”。喻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。鲁迅《且介亭杂文.忆韦素园君》:“那时候,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,我已经逃到厦门,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。”偏正 比喻有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

  • 结舌杜口

    结舌:舌头发僵。杜:阻塞。谓闭口不言,形容恐惧心理。杜业,南阳杜衍(今河南南阳西南)人,西汉大臣,任太常(掌管礼乐郊庙社稷,兼管选试博士的官,属九卿之一)。杜业给汉成帝上书说:“丞相翟方进作威作福,任